嘉会镇依托当地生态资源优势,大力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在产业转型上持续发力,着力寻求发展新路径,大力发展水循环高密度养鱼项目,为嘉会镇产业振兴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嘉会镇白燕村养殖基地,一个个圆形养殖池格外显眼。这是桂林恭城三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产的高密度养鱼项目。与一般的养鱼塘不同,这种新型的养殖模式更绿色高效。
与传统的养殖模式相比,这种高密度生态养鱼的新型养殖模式便于精细化管理,可降低鱼病害发生率。通过特殊的设备和井水循流,鱼池基本保持恒温和水流的干净卫生,圆池内的供氧设备,让池中水流形成漩涡式循环流动,增加了鱼的运动量,缩短了养殖周期。
“我们公司今年开发了一个水产养殖,今天正好是我们投放鱼苗的时间,今天投放的鱼苗将近20万斤,在6个月到7个月的时间就可以上市了。”桂林恭城三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常三源跟记者介绍道,“下一步,我们将带领周边的群众,跟我们公司合作养鱼,我们公司会教给他们一些养殖技术,并且提供现场教学和资金配套。”
水循环高密度养鱼,可以因地制宜建设鱼池,不仅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及产值、节省人工劳动提升捕捞效率,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水产养殖科技含量。同时,还能辐射带动当地更多的群众加入生态鱼养殖的队伍中,能更好地促进鱼产业发展成为当地的亮点品牌,为当地产业振兴注入强劲的动力。(王晓 费丽 古明丽 陈金燕)
工人打捞起棚内养殖池的南美白对虾,一只只大虾长势喜人。然而,一年前这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常年失修、内涝严重、产能较低 这里是咸淡水交汇处,...
嘉会镇依托当地生态资源优势,大力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在产业转型上持续发力,着力寻求发展新路径,大力发展水循环高密度养鱼项目,为嘉...
9月22日20时,天山脚下,荒漠边缘。趁着第三师红旗农场的天空还是一片透亮,今年68岁的蔡水发一边用广普打电话,一边招呼货车进场拉货。 这是新疆时...
央广网北京2月15日消息(记者马喆)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农业农村部等10部委近日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