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三明12月13日讯(记者 武晓娟 年巍 王岩)远山如黛,流水潺潺,虽已是寒冬时分,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夏茂镇俞邦村仍是一片郁郁葱葱、生机盎然。俞邦村是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也是沙县小吃的发源地,被称为“沙县小吃第一村”。
说起沙县小吃,人们比较熟悉的可能是拌面、蒸饺、扁肉、炖罐等四大金刚。其实,沙县小吃有240多种,人们常吃的大概有30多种。在“沙县小吃第一村”,人们可以看到许多与小吃有关的印记,比如琳琅满目、香味扑鼻的“寻根追味”小吃街,承载沙县人奋斗史的沙县小吃记忆馆,洋溢着浓郁文艺气息的夏茂特色小吃民俗文化馆,等等。
夏茂特色小吃民宿文化馆内展示的早期制作沙县小吃的工具(中国经济网记者 武晓娟/摄)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沙县人就开始走南闯北,用一口煤球炉、两口钢精锅,摆摊卖沙县扁肉拌面。时至今日,沙县人不仅将小吃发展成特色富民产业,也将“实说实干、敢拼敢上”的沙县精神传承开来。
俞邦村里的雕塑,展示如何捶打制作扁肉肉馅。(中国经济网记者 武晓娟/摄)
近年来,俞邦村围绕打响“沙县小吃第一村”品牌,与小吃文旅集团等企业合作,加快了小吃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新增乡村民宿、自驾宿营地等旅游业态,持续提升旅游服务品质。2022年,俞邦村累计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旅游收入超500万元,已成为展示沙县小吃的重要窗口。
服务消费是扩大消费的一大引擎。刚过去的暑期,国内消费市场保持恢复态势,旅游等服务消费回暖,对消费扩大支撑作用明显。 扩大服务消费,促进餐饮...
中国经济网三明12月13日讯(记者 武晓娟 年巍 王岩)远山如黛,流水潺潺,虽已是寒冬时分,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夏茂镇俞邦村仍是一片郁郁葱葱、生机盎...
中新网福建三明5月5日电 (雷朝良 汪洋)由福建省三明市体育局制作的山水陆空运动绿都三明市绿水青山户外运动电子地图,在刚刚过去的这个五一假期受到...
十八大以来,广东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中央三农决策部署,深化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转方式、调结构,推动水产养殖从量的增长到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