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明市“明法天平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决赛在建宁县举办,三明市政协选送的“委员河长”项目荣获银奖。
三明是福建省最早探索实施河长制工作的地市,地处“福建母亲河”闽江上游,它更是福建省重要的生态屏障。作为一支民间力量,“委员河长”如何助力水清河畅?
在泰宁县,“委员河长”梁芝英从事教育行业,他牵头组织开展“健康河湖·幸福河湖”宣讲活动,号召师生积极参与爱河护河行动;在沙县区,来自畜牧水产中心的“委员河长”詹祖焜常到各大种植基地转转,指导农户做好化肥和农药减量化、农药瓶回收等,减少排放压力;在将乐县,“委员河长”洪霞借助救援防灾减灾社工工作优势,使用冲锋舟开展巡河……这一个个缩影,绘就成三明市“委员河长”高效履职、护河担当的同心圆。
2020年8月起,三明市在福建省率先选聘政协委员担任“委员河长”,积极拓展政协民主监督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新载体。3年多来,“委员河长”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由最初的115人增至391人,由市县两级政协委员增至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成立志愿服务队12支,设立工作站3个;邀请水利、法院、司法、文明实践(所)站、学校等单位的志愿者,以及山长、路长、湖长、河道专管员、民间河长等参与团队志愿活动,实现全市主要流域全覆盖。“委员河长”队伍进一步壮大,为持续深化河湖长制监督工作提供了坚强的队伍保障。
每年上半年,三明市政协都会开展一次集体巡河活动,并通过座谈交流等方式提升“委员河长”的巡河护河水平,推动解决河湖管护重点难点问题。
三明市政协还转发了《沙县政协“委员河长”履职实施办法》要求,每名“委员河长”必须做到“六个一”:即每月到挂钩河段巡查一次;每季度到挂钩河段监督一次,并对河段保护情况作出评价;每年结合职业和岗位工作,开展一次以上河湖保护宣传活动;每年对巡查河段提出一条以上意见建议;每年参加一次以上有关河湖保护视察调研活动;每年对个人履职情况进行一次述职。
为了不断提升“委员河长”巡河质效,三明市政协不仅对“委员河长”的履职内容予以规范,还依托市河长办巡河APP,记录“委员河长”巡河情况。
“我们重点观察河中有无障碍、河面有无垃圾、河水有无异味、河岸有无违建。对发现的不文明现象、破坏河道生态行为,形成图片、视频和文字说明,通过面对面交办、微信工作群上传、巡河APP上报等形式向当地河长办、上级河长办反映。”沙县区“委员河长”、世颖汽车培训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世颖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履职日常。
“河里的垃圾没了,水也变清了,沙溪河越来越美了。”土生土长的三明市三元区列东街道居民邓松斌,对身边河流的变化有着切身体会。
河湖治理好不好,数据来说话。从三明市河长办获悉,2022年度,三明市连续拿下三个“第一”:专项考评连续4年全省第一,综合水质指数连续3年全省第一,将乐、泰宁、建宁、明溪、宁化5个县水质综合排名进入全省前十,数量全省第一。此外,三明市“打造水生态环境治理新样本”案例入选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全国首个河长制管理标准化试点项目落地三明;三明市主导制定的福建地方标准《河湖长制工作管理规范》正式颁布实施,成为首个河湖管理省级标准……
日前,在三明市深化“委员河长”工作视频会议结束后,福建省政协人资环委正协调联动推进《“政协委员河长”民主监督规范》列入《2023年第一批福建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再为福建省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林晓丹 郑丽金)
7月14日,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公布2023年度神内基金农技推广奖获奖人员名单,福建省共5人获奖,其中三明市2人光荣上榜,获奖人数居全省第一。 神内基金...
近日,三明市明法天平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决赛在建宁县举办,三明市政协选送的委员河长项目荣获银奖。 三明是福建省最早探索实施河长...
一些商家通过修改电子秤主板、软件,用密码任意调制计量单位,利用所谓的鬼秤缺斤短两,侵犯消费者权益,让消费者多花冤枉钱。如何识破商家缺斤短...
为了加强水产养殖尾水治理与管控,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近期,十总镇开展了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工作。 镇农业部门通过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