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5月6日消息 中国乡村之声《致富天地》报道:这里是位于浙江嘉善的一个甲鱼养殖场,在这儿,杨珍的甲鱼最低也能卖到一百多元一斤,最高的价格能达到两千多元一只。但是,早在五年前,杨珍刚回来的时候,这些鱼塘里的甲鱼根本卖不上价,每斤才二十元左右,而她的父母甚至因此背上了近百万元的债务。
1993年,那时杨珍才十岁,她的父母便在六亩鱼塘开始养甲鱼,采用的是最传统的养殖方式。甲鱼就在外塘养殖,而外塘繁殖孵化,这样的外塘甲鱼需要四年才能达到销售规格。不过,当时甲鱼市场刚刚兴起,杨珍的父母觉得这是提高效益的好机会,便一下子甲鱼养殖面积就扩大到了一百多亩,可是就在扩大规模以后,甲鱼价格却突然跌到了二十几元。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大云镇养殖户徐金木:“外塘的甲鱼太冷了就不吃食了,保持这个温度,甲鱼一年四季都会长,一般的话七八个月可以上市。”
一般来说,温室甲鱼一年四季都吃食,一年左右就能上市,可外塘甲鱼却要四年才能达到销售规格,当时,很多人都跟风盖起了温室,可是杨珍的母亲却并不这么想。
倪美华:“当时做外塘可能和造温室的价格差不多,别人劝我造温室见效快,我当时就认为肯定要淘汰,见效是快但没几年就要被淘汰。”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温室中养殖甲鱼被认为是种先进的养殖方式。它可以缩短甲鱼的生长时间,而且也更利于养防疫和捕捞,当时,杨珍母亲的固执坚持被很多人看成是一种落伍,迟早要被淘汰。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大云镇村民:“说他们观念可能跟不上潮流,反正是老脑筋,我们看这样搞肯定是搞不成,人家从九十年代开始就搞温室甲鱼了,看上去好像他们这样养肯定亏。”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大云镇村民吴三观:“就是说他们家这样养肯定亏,将来要不行的。”
很快,母亲的固执就付出了代价,虽然她当时也做了很多尝试,可是最终还是亏本了,不过在当时,由于消费者对温室甲鱼和外塘甲鱼还没有什么区分的概念,所以,为了打出品牌。2002年,倪美华为了将自家的外塘甲鱼与温室甲鱼做个区分,特意申请了自己的商标,可是让她发愁的是,即便如此,外塘甲鱼依旧在亏本销售,而家里的经济也每况日下。
杨珍:“那时候经济状况真的很紧张,那时候我还在上大学,每年开学前我的学费都不知道在哪?”
靠着家里的东拼西凑,杨珍考上了大学,四年之后,凭着优异的成绩,她被留在了浙江农林大学担任行政工作,而在当时很多人的眼里,这份工作是非常不错的。2008年,已经在大学工作了半年的杨珍回家过年,而正是在这段时间里,让她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商机。
杨珍:“那我觉得机会来了,我就想赶快辞职,赶快把这个事情做起来,在人家其它品牌没有很快崛起的时候,我赶快要把这个品牌做起来。”
杨珍一回家,就先说服父母把甲鱼场的管理大权交她掌控,她告诉父母,要把已经订购出去的甲鱼再过一道手,把这些甲鱼都挑一遍,什么甲鱼卖由她说了算,可她的父亲却并不认可。
杨珍的父亲杨阿来:“几万只鳖挑起来很麻烦的,一个塘翻一下,甲鱼的皮肤擦伤了容易发病的。”
几万只甲鱼一只只筛选,杨珍要挑选什么呢?就在记者采访这天,杨珍在准备销售的甲鱼中又找到了一只让她非常兴奋的甲鱼。
杨珍:“这个母鳖这么大,可能应该有个十来年了,因为母鳖长这么大不多,这个长这么大是以往捕捉的时候遗漏下来,今天正好捕捉到了,眼神很凶,你手不要太近。”
这只甲鱼真的很凶猛,而杨珍当时挑走的就是这种生长时间长、个头大的好甲鱼,不过自己调走了好的,经销商们可不干了。
杨珍的母亲倪美华:“她把好的挑走了,人家经销商肯定不肯,我们就得减钱,每个塘得少卖几万块。”
经销商挺纳闷,当时萧条的甲鱼市场,繁殖那么多甲鱼谁买呢?就在父母快看不下去的时候,杨珍竟然做出了一个像重磅炸弹一样的决定——不卖甲鱼给经销商了。万建荣就是其中的一名与杨珍母亲做了多年生意的甲鱼经销商。2008年杨珍回来之后,不管万建荣怎样软磨硬泡,他就是买不到甲鱼,万般无奈万建荣只好找到杨珍的母亲。
甲鱼经销商万建荣:“她妈妈肯定是整天在家里,外面不跑的,很少走的,有时候就骗他,说行情不好了,掉价了,这是我们的商机,做生意的人有时候肯定要说几句假话的。”
万建荣的话还真把杨珍的母亲给唬住了,母亲开始动摇,想要把甲鱼出售,可是杨珍坚决不同意,原来她在甲鱼市场的变化中有个一个财富发现,而也就是因为这个财富发现杨珍才辞去了大学里的稳定工作。
杨珍:“我有伤疤的也比温室的卖得贵,他们就宁可买我这个,我就知道了,现在市场回归了,已经能够区分温室甲鱼和外塘甲鱼了。”
2008年春节,杨珍发现经销商在收购他们家的甲鱼时,开始提高价格,虽然一斤只有几元钱的幅度,这让杨珍感觉到,消费者对甲鱼开始又了更高的认识,正如她所说,市场正在回归。人们对温室甲鱼和外塘甲鱼已经有了更加清晰的概念。
杨珍:“这个是外塘生态甲鱼,这个是普通的温室鳖,放在温室里的鳖,因为平时光照比较少,颜色一般偏灰偏黑一点,像这个鳖的话,它的颜色就是青黄油亮的,看上去比较干净。”
外塘甲鱼正在悄然升温,市场的这个细微变化,让杨珍马上就嗅到了商机,而她也开始有了明确的销售方向。
杨珍:“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消费者能够第一次买你的甲鱼,因为我的产品第一次买过以后尝过了,你肯定会来买第二次。”
水产品养殖深加工项目是一个集水产品生态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科学养殖和先进加工技术,提高水产品的附加值,满足...
中广网北京5月6日消息 中国乡村之声《致富天地》报道:这里是位于浙江嘉善的一个甲鱼养殖场,在这儿,杨珍的甲鱼最低也能卖到一百多元一斤,最高的...
1、海鲜养殖。海鲜、龟鳖、蟹、蚌、螺等水产,市场需求量大,利润空间大,长期以来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如果有水域和资金长期坚持养殖,也是不...
继一季度业绩超预期后,二季度饲料企业海大集团(002311.SZ)业绩再超预期。 海大集团7月8日晚间披露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报告期,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