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朱雪芬 刘达)三伏天如何让鱼、虾、蟹安全生长,对于水产养殖户来说是一大考验。昨天,记者走访吴中区的水产养殖园区发现,养殖户们通过设置夏季食谱、合理安排“轻断食”、打开鱼塘“新风系统”和提高水位等方式,为鱼、虾、蟹找到了避暑“凉”策。
走进吴中现代渔业产业园,记者看到,各块水塘里的增氧机已经全力开动,水花不断扬起。“这是蟹塘的新风系统,进入高温天后,增氧机每天开动的时间延长到了20个小时,以前一般开12个小时左右。”苏州老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建庆告诉记者,夏季高温天气,蟹塘中的水温会不断升高,导致水中溶解氧的含量降低,当溶解氧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鱼、虾、蟹会感到缺氧,想浮到水面呼吸氧气,而水面的温度会很高,不利于其生长,所以需要增氧机提高水里的溶解氧浓度。
正因为水下比水表的温度低,所以高温天要适当提高水位,陈建庆的蟹塘平均水位都提高了20厘米。“各家的蟹塘深度不同,所以提高水位的高度就要因地制宜。”当天,吴中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工程师顾雪林前来指导高温天的水产养殖工作,他告诉记者,提高水位可以减缓池塘底部水温的上升速度,确保水温控制在鱼、虾、蟹适宜的温度。
如果池塘深度有限,无法再提高水位,该怎么办?“这时就需要水草发挥作用了。”顾雪林说,虾、蟹需要经常蜕壳,有水草的掩护,就有了遮阴躲避的地方,既可以在水草里蜕壳,也可以在水草里避暑纳凉,同时水面的浮萍就像一个“遮阳篷”,也能为虾、蟹提供一处阴凉之处。在陈建庆的养殖基地里,工作人员每天巡塘时都会观察池塘中水草的生长情况,并根据情况梳理水草,过稀要及时补,过密要打稀疏,密度适中的水草可以打造适合栖息、避暑的“水下森林”,使得池塘水质、环境符合鱼、虾、蟹的生长。
做好了纳凉设施的搭建,还需要关注鱼、虾、蟹的夏季食谱。早上6点多,吴中现代渔业产业园里就已经忙碌开了,工人们拎着拌好的饲料盆来到池塘边,乘上小船,将精心调配的饲料均匀撒入水中。“饲料以发酵玉米、南瓜为主,为了降低变质风险,不再投喂冰鲜,同时把发酵玉米的比例提高到了50%。”陈建庆介绍,除了调整饲料的比例外,他们灵活调整喂食时间和投喂量,一方面将喂食时间提早到清晨五六点,确保鱼、虾、蟹在凉爽时段充足进食,同时采取“轻断食”的方法,隔天喂养一次,“这倒也不是为了给它们减肥,天热了,它们也和人一样没什么胃口,所以隔天喂养一次比较好。”
“夏天养好水产,其实就是要把工作做在前面,避免事后补救。”陈建庆说,实际上,他们基地从今年6月末就开始投入“备战高温”的工作,为鱼、虾、蟹提供稳定的生长环境。此外,吴中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技术员们也时刻关注高温下水产养殖工作,经常到各个基地中开展指导。“除了养护水草、降温增氧、改变喂养方式等措施外,我们还发放可检测亚硝酸盐、氨氮、pH值等项的水质检测盒,让养殖户们及时关注池塘的水质,适时使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改善底质。”顾雪林说。
苏ICP备2023002088号-1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330073
中小学作文投稿:苏州日报《沧浪》副刊投稿: 苏州日报小说版投稿:szrbsiaoshuo#163.com 姑苏晚报《怡园》副刊投稿:chuxinsz#126.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邮箱:jubao#subaonet.com本网举报电线新闻行风监督电话
2024年3月7日,安徽省水产总站副站长吴义鸿(主持工作)一行莅临海璟水产开展设施渔业调研工作,安徽省水产总站科长奚业文(正高级水产工程师)等领...
本报讯(记者 朱雪芬 刘达)三伏天如何让鱼、虾、蟹安全生长,对于水产养殖户来说是一大考验。昨天,记者走访吴中区的水产养殖园区发现,养殖户们...
11月19日,青岛紫玥铂尔曼酒店迎来了一批客人。明天,第二届中国工业化与智能水产养殖前沿论坛将在这里盛大开幕,来自水产行业各领域的专家以及企业...
近些年来,在城市打工的人越来越少,原因是很多打工者在城里赚不到钱,或者是一心想回农村创业。另外,农村有自己的土地,利用自己的土地进行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