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新型水产养殖池江南水乡“上新”现代渔业

发布日期:2024-06-04 17:08浏览次数:

  “钓渚青凫没,村田白鹭飞。”卢照邻在诗中描绘的鱼米之乡,此刻正在常熟市古里镇李市村成为现实。近日,记者走进李市村,穿梭在一块块方正的鱼塘间,看着鱼儿嬉戏,白鹭翔集,澄澈的水面荡起层层涟漪。深吸一口气,肺腑间都是清新的水气。

  此时此景与三年前杂乱无序的李市村大相径庭。经过三期鱼塘高标准改造,原先的水塘现在变成了一块块方正的养殖区,这也意味着以前粗放式的传统养殖模式基本结束。现在的李市村焕然一新,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赢”。

  站在池边,看着如今方正平整的池塘、纵横交错的塘埂,李市村党总支书记张利刚回忆道:“以前我们这里都是不规整的散塘,东一块西一块,塘边渔民自建的看护房也大多是危房,随时有可能坍塌,养殖池也没有配套的净化设施,污水直接排放,既不美观又影响环境。”

  李市村位于常熟市古里镇,地处偏僻,水域较多,因此水产养殖是李市村至关重要的特色产业,主要养殖淡水鱼、螃蟹、龙虾等水产品。但个体户独立养殖导致的水塘杂乱、排水未分离、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李市村村干部的“心头大患”。随着苏州市“三高一美”创建活动的号角吹响,李市村的转机也悄然到来。

  2020年,李市村按照生态绿色化、园容景观化、功能多元化的发展要求,全面开展高标准鱼塘改造和建设工作,对全村4000多亩池塘实施高标准化改造。“我们这部分池塘原先是由276户养殖户私人承包的,改造前我们主动上门,挨家挨户走访这些养殖户,向他们解释我们这次改造工作,并以4100元一亩池的价格补贴给他们,多数养殖户都对改造工作表示理解。”张利刚说。

  取得养殖户的支持后,改造工作紧锣密鼓地推进。除了重新规整养殖区、拆除塘边危房外,李市村还专门配备了净化池,现在污水必须经过三级净化才能排放。苏州霞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吴文坤指着三块净水池告诉记者,这三块净水池的深度都超过三米,且每块池子的作用都不相同。第一块池子的主要作用是沉淀,截留污水中的大块固体物和悬浮物;第二块池子通过浮石过滤水中的有害细菌和重金属离子,过滤后水排入第三块池子,若水质仍达不到排放标准,就需要通过化学或者生物技术人工处理污水,处理后经检测达到排放标准了,再由机泵排入河中。

  截至今年9月,高标准鱼塘改造已全部完成,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渔业生产格局。原先犬牙交错的池塘现已变成了一块块方正的养殖区。污水也得到了有效处理,水质明显改善。

  改造完成了,生态环境变好了,如何进一步提高效益,促进增产增收,又成为摆在李市村村干部面前的一道难题。想要提高效益,引进技术、人才,改变养殖模式和管理方式是关键。此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向李市村抛出了橄榄枝。

  淡水中心和常熟市古里镇合作已久。为进一步加强资源共享共用、促进产学研合作、提高协同创新能力,淡水中心在古里镇李市村打造了一个占地面积约300亩的产学研实验基地。该基地由淡水中心和苏州霞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建设运营,围绕科学研究、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和推广示范等方面任务协同开展工作。“我们这个基地将逐步引进国家级项目和高层次人才,为创新养殖模式提供技术支撑。今年10月底,村里的老村委会就要改造成一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主推‘鸭-菜-螺立体综合种养’和‘一蟹两虾’等高效生态养殖新模式。”吴文坤介绍。

  在不额外增加水体负担的情况下,基地将水产养殖、畜禽养殖、蔬菜栽培、螺蛳净水养殖相结合,采用套养和混养技术,形成水产养殖新模式,实现“一水多用、生态循环、达标排放”。这种新型养殖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池塘的综合生产能力和资源利用率,助力渔民增收致富。吴文坤高兴地说:“通过这种模式的创新,每亩鱼塘每月预计能增收两三千元。”

  打造特色水产专业村,李市村不仅要助力渔民增产增收,还要走好品牌化道路,发挥“头雁”效应。按基地初步规划,李市村要积极构建自有品牌,由基地产出的鱼、虾、蟹、螺、蔬菜等系列产品,均要冠以自有品牌,加大品牌宣传力度,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同时,基地新品种、新模式的养殖示范,还可以辐射带动周边养殖企业或农户,向可持续、低碳化水产养殖方式转型升级,带动当地水产品的销售与市场供应,全方位推动乡村振兴。

  李市村是名副其实的“渔业大村”,并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虽经历史变迁,李市村仍保留着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江南水乡的古老文化。

  渔业发展如火如荼,旅游业也要跟上步伐。今年,李市村全面启动了传统村落修缮保护工程,成立古村落核心保护区更新改造专班,实施古村落建房试点。张利刚表示,这次更新改造将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渔业生态,开发保护传统村落,推进渔文旅融合发展,提升村容村貌和村民福祉。

  随着高质量鱼塘改造的完结,李市村将借势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特色休闲渔业,在村里建设休闲垂钓中心,开设特色乡村研学路,拓展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等新业态,将渔业生产、研学旅游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吸引人们前来感受江南水乡文化。

  “在我们村规划的研学路线上,不仅有能钓上来吃的鱼,还有能近距离观赏的鱼。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高品质锦鲤自育企业——东方锦鲤的养殖基地就在这里。”张利刚介绍。走进东方锦鲤养殖基地,放眼望去,96个养殖池排列整齐,一条条色彩斑斓的大锦鲤在清澈见底的水池里畅游。据了解,这个基地集锦鲤繁衍、养殖、拍卖销售于一体,已成功举办5场现场品鉴活动,接待各界人士数千人。

  小桥流水,炊烟袅袅,在李市村这个古色古香的小村庄里,“塘边白鹭飞,水中鱼虾肥”的故事仍在继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靖国神厕”再升级:悬赏1000万!日本记者追到杭州,铁头:我反省你个八格牙路!

  付了243元,发现网约车司机到手才138,乘客都看不下去了,投诉平台,得到的回应让人意外……

  最新:2名失联驴友被找到,已无生命体征!全网在科普的“死亡V”是什么→

  又暴大雷!全国第三大财富公司,716亿全是假的?4.6万名投资者或将血本无归

  上海公布第一批名单:37家违法!多名车主被行政拘留,涉及凤凰、永久、台铃等品牌→

  出险一次,保费接近翻倍?车主吐槽新能源车险涨价太离谱,有人没出险也涨了!业内:车险定价背后暗藏这些“非车主”因素……

微信扫码 关注我们

  • 24小时咨询热线

    24小时咨询热线0598-8591900

  • 移动电话

Copyright © 2007-2030 三明市梅列区才聘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三明市三元区碧桂园花园里247幢2005  备案号:闽ICP备07035126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