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丰富的地热水资源优势,引进先进水产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推进“地热+”生态渔业养殖模式,实现渔业生产绿色化、智能化和高效化。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推进生态渔业,探索绿色致富经。
“我在这工作两年多了,负责养鱼等各类工作。”对于来自山西大同的张成江而言,在渔业公司务工,不仅收入稳定,还能学习新知识。“现在妻子也在这工作,两个人每月能收入一万元左右。”
近年来,天镇县重视渔业产业发展,制定全县渔业发展规划,科学规划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大招商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实行专班服务,企业水产养殖积极性高涨。
目前,全县注册渔业企业(合作社)26家,今年新增10家,运营13家。同时,完成投资3142万元的绿源公司工厂化循环水养鱼和鱼菜共生项目,不仅提高渔业产值,还为农业转型升级提供新路径,成为山西设施渔业新模式新亮点。
“我们深耕大同渔业新赛道,在设施渔业上发力,实现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和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相统一。”作为该县生态渔业项目发展重点企业,天镇绿源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希忠介绍,天镇县光照时间长、地热水资源丰富、土地可利用空间大,结合当地资源禀赋,集成创新养殖模式,适合发展设施渔业。
走进鱼菜共生养殖棚,大棚内设有鱼池和蔬菜种植槽。鱼池中的水通过循环系统流入种植槽,为蔬菜提供养分,净化后的水再流回鱼池,形成闭环。同时,鱼的排泄物和饵料残渣经过微生物分解,转化为植物可直接吸收的营养成分,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循环农业模式。
在带动就业和乡村振兴方面,目前,该公司工人以当地村民为主,村民负责喂鱼、养鱼、工程建设等工作,一天能挣200元左右。高希忠说,同时,依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等单位,提升技术水平,优化水产养殖方式。
天镇县官方介绍,当前,该县设施渔业已投资5300多万元,6家现代设施渔业主体预计年产罗非鱼85万千克、鲈鱼50万千克,年产值3800万元,占全市渔业一产产值的1/3,产品销往京津冀等地,成为设施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下一步,天镇县将继续加大生态渔业发展力度,推动渔业与农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总机:86-10-87826688
网讯(记者费天元)我种了几十年茶,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天气。回忆起寒潮来临时的场景,湖北省蕲春县的一位老茶农记忆犹新。今年2月,湖北省遭遇大范...
依托丰富的地热水资源优势,引进先进水产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推进地热+生态渔业养殖模式,实现渔业生产绿色化、智能化和高效化。山西省大同市天镇...
新年伊始,农业农村部公布了第十五批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名单,淮南市有4家企业榜上有名,分别是:安徽文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寿县炎刘镇洪岗...
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养殖产量约占全球的60%,但却并不是水产养殖强国,整个行业仍然普遍存在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低等问题,这极大地影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