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下达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项目综合绩效评价结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叶乃好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典型养殖系统对自然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机理”、关长涛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开放海域和远海岛礁养殖智能装备与增殖模式”项目综合绩效评价等级为“优”。
“典型养殖系统对自然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机理”项目于2018年12月立项实施,由黄海水产研究所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宁波大学等17家优势单位共同实施。该项目聚焦前沿科学问题,着眼于养殖系统承载力等产业发展瓶颈,架构了“养殖系统-毗连水域-自然外海”的点线面一体化空间研究布局,研究成果揭示了养殖活动对自然水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机理,有助于解答我国水产养殖业“能否养”“养多少”和“如何养”等亟待解决的政策导向和产业技术难题,为推进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项目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Nature、Science、Cell子刊等权威刊物累计发表SCI论文154篇,其中TOP期刊文章83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共实现成果转化8项;先后获得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水产学会范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科技奖励。
“开放海域和远海岛礁养殖智能装备与增殖模式”项目于2019年立项实施,由黄海水产研究所牵头,联合大连理工大学、南海水产研究所、东海水产研究所等10家优势单位共同实施。该项目契合我国发展深远海养殖和岛礁增殖对设施装备与品种技术的迫切需求,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适宜我国开放海域和远海岛礁的增养殖新模式,为我国广袤的开放海域和远海岛礁水域有效利用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拓展海水养殖空间和打造深远海优质蛋白生产基地提供了新动能,为践行大食物观、推动海洋渔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新优势,助力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和海洋强国建设。项目共授权发明专利38项,发表论文78篇,制定并发布国家标准1项、地方标准3项。创制的“半潜桁架结构智能养殖渔场”“深远海大型管桩围栏养殖设施与装备”“深远海大型智能网箱养殖设施与装备”分别入选2020、2021、2023年度“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装备”。
据悉,“蓝色粮仓科技创新专项”本次参加项目综合绩效评价的项目共有47个,其中7个综合绩效评价等级为“优”。
信息来源: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及海洋知圈编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妈妈你在哪,我好饿”,3岁女孩被困家中17天活活饿死,2名民警被判刑
18分逆转!绿军3-0步行者夺东决赛点!塔图姆36+10内姆哈德32+9
与中坚力量共成长,2024建信信托艺术大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艺术家凌海鹏
华为Pura 70系列推送鸿蒙OS 4.2 162版升级:优化相机、触屏更流畅
2023年6月17日下午,由全国工商联水产业商会(全联水产业商会)主办的蓝海同行水产行业发展研讨会在湛江成功举办,会议期间,正式发布《2023-2024年中国...
近日,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下达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项目综合绩效评价结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叶乃...
当前位置:首页食品资讯产经企业中国水产学会举办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核心提示:2023年10月10~11日,由中国水产学会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联合...
中国大部分人目前选专业的目的就是为了有个好的饭碗。有人说这是张雪峰的功劳。 只因考生选专业惊人一致,这说明了考生都现实了。上学就是为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