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新型水产养殖池“满格电”助春耕

发布日期:2024-05-25 13:27浏览次数:

  “谢谢你们的及时电,为我们村2000亩水田解渴喽。”眼下正值春耕的关键时期,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公平镇后山村党支部副书记李顶明望着新垦造的水田喜笑颜开。原本由于泵站电路尚未接通,灌溉机站无法正常使用,使得村里的水田得不到灌溉。广东电网公司汕尾海丰供电局在了解情况后,立即调用应急发电车到现场进行发电抽水,为春耕需求提供用电保障。

  一幅春耕大幕正在南粤大地徐徐展开。记者从广东电网公司获悉,今年第一季度,广东省第一产业用电量35.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8%,其中,农、牧、渔业分别增长5.43%、14.42%、3.79%。

  走进位于清远市清新区石潭镇的广东省丝苗米跨县集群产业园,绿油油的稻苗上铺上了一层如薄如蝉翼的农膜。一台无人机来回穿梭,嗡嗡作响。“只要提前规划好航线,无人机就可以实现自主智能精细化巡视检查,不到1.5小时就能完成9000亩农田上线路设备巡检。”广东电网公司清远清新供电局石潭供电所配电运维班副班长谢雨键介绍。

  在这座集育种、育秧、种植、烘干、加工、仓储、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全产业链基地,充足的电力是支撑其每个环节正常运转的基础。在24小时恒温恒湿的育秧中心,一盘盘秧苗平均放在数米高的循环式智能育秧机床上,轻轻触动控制系统,这些智能化设备就能自动运转起来。随着机床滚轴链条的带动,一排排育苗盘整体呈“S”形匀速循环移动,秧苗好像坐上了“过山车”,一台红色的育秧机器人正挥舞着机械臂,摆盘、装土、浇水、撒种、覆土均实现自动化。“春耕一开始,机器都马力全开,干活它们比人忙。”丝苗米跨县集群产业园负责人霍孟道出了用电量增长的原因。

  除了现场飞巡,石潭供电所还提前通过计量系统对辖区内的大型种植企业用电负荷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异常,第一时间到现场,协助用户分析原因,及时解决隐患。“有你们护航,我有信心,今年又是丰收年!”霍孟说。

  近日,随着气温回暖,坐落于广东湛江的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进入春耕劳作忙碌时期。“国内首个国家认定的南美白对虾抗病品种‘中兴1号’的培育,对用电的安全稳定有更高要求。”南方基地综合管理部副经理李观红介绍,环境控制是成功养殖“中兴1号”的关键,“养殖池内的增氧机需要不间断运行,抽水泵、温控设备等辅助设施都需要用电。充足稳定的电力,能保障对虾成活率,也能提高虾的生长速度。”

  广东电网公司湛江东海供电局用电检查班主动走进企业提供上门服务,对设备开展用电检查,同时向园区负责人讲解基地电力设施安全用电知识,对用电操作人员进行技术辅导,防止误操作导致的故障发生。下一步,东海供电局将通过“一对一”上门服务、量身定制应急处置预案、周期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行动等一系列举措,用全天候在线服务为海洋牧场“种业芯片”保驾护航。

  “供电局出台的电费融资政策好,不用任何抵押,仅用3天便获得贷款113万元,缴清了3月的电费。”近日,位于广东珠海斗门区的容川饲料有限公司顺利拿到银行贷款。提到广东电网公司珠海斗门供电局为其公司办理的“南网融e”平台时,该公司负责人林晓光竖起了大拇指。

  作为珠海市农业龙头企业,该公司是集新型肥料研发、制造、营销、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2023年产量22万吨,销售额高达23亿元,具有生产线条,其生产的水产鱼虾配合饲料等产品畅销全国。“眼下,我们每年都在投入研发费用数百万,而且还有3个实验基地,投入资金大,导致公司流动资金偏紧。”林晓光说。

  在了解到该情况后,珠海斗门供电局主动上门服务,通过“南网融e”平台的南网互联网服务有限公司为其制订电力金融方案,并全程跟进办理流程,及时与相关银行对接,将掌握到的授信和放款进度反馈给客户,解决了企业之困。

  将电费凭证作为优化配置资源引用到粮食生产领域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广东电网公司积极打造“基础+”用电用能产品套餐,推出包括分布式光伏、电费金融类、临电共享等产品在内的65项增值服务,与用户共同参与实现价值共创,全面支持广东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微信扫码 关注我们

  • 24小时咨询热线

    24小时咨询热线0598-8591900

  • 移动电话

Copyright © 2007-2030 三明市梅列区才聘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三明市三元区碧桂园花园里247幢2005  备案号:闽ICP备07035126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