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丁伟、通讯员马和平报道:18日,走进通城县五里镇圈养高密度水产养殖基地,一个个大型圆形圈养桶排放规整,鱼儿在水中活蹦乱跳,长势良好。
“高密度养鱼生长快、产量高、效益好,年产鱼量是传统水面养殖的10倍左右。”基地务工人员徐海华介绍,投放的饲料也比原来要少。
据了解,圈养高密度水产养殖模式,是水产养殖业中的一项新兴养殖技术,目前已在五里、塘湖、马港等乡镇成功实施。
近年来,通城努力践行渔业绿色、健康、高效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设施渔业、科技渔业、生态渔业,不断提高水产品质量和产量,以渔业提质增效,渔民增收为目标,实现渔业经营主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水产业振兴发展。县农业农村局狠抓渔业苗种春投春放,实现全县塘库苗种满投足放;引进名特优苗种,培育繁殖新品种,优化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加强设施渔业发展,建设圈养桶46个、920立方米。
主管: 咸宁市委宣传部 咸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鄂ICP备06018974号 © 版权所有咸宁日报
咸宁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地址:湖北省咸宁市银泉大道198号邮编:437100 电线
水面上的增氧机咕噜咕噜地吐着水泡,激起了一圈圈上下翻腾的水花。鱼塘负责人宋金生按下自动投饵机按钮,成群的鱼儿簇拥过来抢食,水中顿时呈现出...
本报讯 记者丁伟、通讯员马和平报道:18日,走进通城县五里镇圈养高密度水产养殖基地,一个个大型圆形圈养桶排放规整,鱼儿在水中活蹦乱跳,长势良...
盛夏七月,烈日炎炎。近日,记者走进浈江区犁市镇下陂村的水产养殖基地项目现场,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机器轰鸣声不断,展现出一幅热火朝...
这是我们今年引进的流水生态养鱼项目,具有周期短、产出高、品质佳、更环保高效的特点,今后将成为村里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7月14日,在零陵区菱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