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水产养殖网官网市农业农村局发布2024年6月份水产

发布日期:2024-05-21 18:54浏览次数:

  6月份,我市气温持续升高,水温也随之不断攀升,本月进入梅雨季,天气闷热多雨,养殖水环境极不稳定。水产养殖塘口投饵量和水产养殖动物摄食量明显增多,易形成残余饵料及排泄物的累积,伴随着病原增殖速度加快,各养殖品种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水产养殖场(户)要着重做好病害的预防控制工作。

  1、细菌性疾病:易发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溃疡病、烂鳃病以及肠炎病等病害,重点关注区域内草鱼、鲫鱼、鳙鱼和鳊鱼等池塘高密度养殖区。

  2、寄生虫类疾病:易发指环虫、锚头鳋、车轮虫等病害,重点关注区域内淡水鱼类主养区。

  3、甲壳类:蜕壳不遂、白斑综合征、河蟹肝胰脏坏死病,重点关注区域内小龙虾、河蟹主养区。

  1、加强塘口养殖管理:控制好饵料的投喂量,避免残余饵料过多形成累积而污染水质,可适时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等免疫增强剂。同时,做好水体消毒和水质改良工作,可适时使用含氯石灰或聚维酮碘溶液进行池塘消毒。

  2、淡水鱼类细菌性疾病防治:除做好养殖池塘的水体定期消毒工作,还应加强日常巡塘工作,发现病鱼,及时清理。一旦发病,应及时联系有关技术单位对病鱼开展细菌性病原分离,开展药敏试验,尽早确定病原,从而做到精准诊断、科学用药,降低养殖损失。

  3、淡水鱼类寄生虫病防治:要做好定期消毒工作,发病时,可选用硫酸铜硫酸亚铁粉和中草药驱虫散等进行治疗。

  4、虾类疾病预防:合理投喂饵料,加强虾塘巡查及水质监测工作,注意天气和水温变化,合理使用增氧机。

  5、河蟹疾病防治:梅雨季节,应加强池塘底质改良,减少底质污染,尽量少用或不用一些毒性大、刺激性强的杀藻剂或杀菌药物,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对于河蟹脱壳不遂症,可选用脱壳促长散等中草药进行投喂。

  (1)注意改良池塘底质和水质,培养“肥、爽、嫩、活”的水体,为水生动物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增强鱼的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2)采取科学规范养殖措施,进行水产品健康生态养殖,提高水生动物免疫力,优选抗病力强品种,降低发病率,减少渔药使用。

  (3)关注天气变化,特别需要注意暴雨等突发性天气预报,及时加固养殖设施,谨防池塘水体缺氧,同时关注养殖水生动物应激性反应,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微信扫码 关注我们

  • 24小时咨询热线

    24小时咨询热线0598-8591900

  • 移动电话

Copyright © 2007-2030 三明市梅列区才聘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三明市三元区碧桂园花园里247幢2005  备案号:闽ICP备07035126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