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支持力度,将其列入农业相关政策支持范围,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形成合力共推
(一)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行动。依据资源禀赋,加快推进水产养殖模式转变,因地制宜推广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稻(藕)渔综合种养、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大水面生态养殖等技术模式,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加快推进渔业先进技术模式的集成创新和示范推广。
(二)养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广行动。充分利用国家渔业绿色循环发展等扶持政策,因地制宜推广集中连片池塘、“流水槽+”、人工湿地等养殖尾水处理技术模式,综合物理(自然沉淀、微滤机过滤等)、化学(臭氧等杀菌消毒、化学药品处理等)、生物(放养滤食性鱼类、利用水生植物净化、微生物净化处理等)等技术集成熟化和改进提升。
(三)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严格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水产养殖用投入品监管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指导养殖者依法依规使用投入品。加强疫病监测与预警预报,推广应用疫苗免疫和生态防控技术,推进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制度实施和SPF(无规定疫病)苗种场建设;扎实开展水产养殖规范用药科普下乡活动,推广使用“鱼病远诊网”。做好水产养殖动物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强化减量用药技术指导。分品种构建水产养殖用药减量技术模式,骨干基地要实现兽药用量同比减少5%以上,抗生素类兽药使用量同比减少10%以上。
(四)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行动。加大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技术推广和宣传力度,逐步改变使用幼杂鱼养殖肉食性品种传统观念和习惯。坚持因种施策,聚焦河蟹、大口黑鲈等幼杂鱼使用量较高的养殖品种,优化饲料配方,改进生产加工工艺,依法申请饲料生产许可证及产品批准文号。协助骨干基地与优质饲料生产企业做好对接,指导开展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养殖适应性驯化和试验示范。实现骨干基地大口黑鲈配合饲料替代率100%、中华绒螯蟹配合饲料替代率不低于70%。
(五)水产种业质量提升行动。根据《江苏省第一次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实施方案(2021—2023年)》等部署要求,开展基本情况普查数据审核和分析,做好查缺补漏,摸清水产种苗繁育主体状况。鼓励选育优质、高效、多抗、安全的水产新品种,促进优良水产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持续推进水产原良种场建设,培育一批水产苗种优势企业,助力打好种业翻身仗。
(一)加强主体培育。继续遴选和培育一批创新度高、成效显著、代表性强的骨干基地,与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相衔接,每个县区培育“五大行动”相对应骨干基地5个以上。
(二)加强技术集成。加大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模式示范推广力度,打造一批代表性好、展示度高的示范样板,制定一批区域适用性好、指导性强的技术要点,宣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范例,构建一批产学研推用紧密结合、优势互补的示范推广新机制。
(三)加强培训指导。各地要加强培训力度,以现场观摩、集中研讨为抓手,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搭建形式多样的交流平台,引导养殖主体应用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模式,提升养殖主体水产健康养殖水平。
(四)加强宣传推广。及时总结梳理经验做法,遴选一批先进典型,充分利用各类媒体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积极向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省市级相关官网报送工作动态和典型案例。
请各县区渔业主管部门分别于6月27日、11月10日前,将辖区内“五大行动”半年工作总结、附件表格和年度工作总结报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注:品种涵盖河蟹、加州鲈、乌鳢、鳜鱼等;养殖模式分池塘、工厂化、工程化流水槽等。
根据相关文献及小组统计的各院校官网数据,我国目前开设渔业(水产)专业的院校有108所左右(近年来呈下降趋势)。其中开设渔业(水产)专业的本科...
政策支持力度,将其列入农业相关政策支持范围,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形成合力共推 (一)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行动。依据资源禀赋,加快推进水产养殖...
寒冬已至,随着天气变得越来越冷,宝宝的肠道健康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许多妈妈都反映,在冬季,宝宝出现腹泻、腹胀、便秘等症状的频率明显...
数据显示,我国水产预制菜规模已超千亿,2026年中国水产预制菜市场规模将突破2500亿元,占整个预制菜规模的四分之一。 水产养殖是我国农业结构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