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中国海警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紧紧围绕深远海养殖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出全产业链全环节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的重点任务,是我国首个关于深远海养殖发展的指导性意见,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规范和支持深远海养殖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
《意见》提出,要优化养殖空间布局,发展深远海养殖要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养殖水域滩涂规划要求,桁架类网箱及养殖平台、养殖工船原则上布设在低潮位水深不小于20米或离岸10公里以上的海域,重力式网箱布设海域水深不小于15米。要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大力推行健康养殖,做精做好水产种业,积极发展水产品加工流通,培育区域性优质特色品牌,鼓励创建深远海养殖类型的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等。
2023年2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2023年广东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实施“金融+海洋”工程形成“海洋牧场”等新增长点。支持银行机构成立服务海洋经济发展的专营事业部和分支机构,加大对海洋经济发展重大项目的中长期信贷支持。通过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吸引外资以及保险资金、养老基金和社会资本支持“海洋牧场”发展,发展海洋设备融资租赁、供应链金融。引导保险机构创新地方特色涉农(渔)保险产品,扩大保险覆盖面。
近年来,广东财政坚持树立大食物观,积极履行财政职能,发挥“资金投入+政策引导”作用,有力有效推进广东海洋牧场建设。2021-2023年,省财政每年统筹安排约20亿元支持海洋牧场及深远海养殖全产业链等渔业高质量发展项目实施。
广东省财政多渠道统筹资金加大投入,保障海洋牧场建设顺利推进。除上述每年统筹安排的约20亿元资金,还加大专项债券支持力度。同时,围绕海洋牧场建设的关键环节,省财政通过先建后补方式支持发展深远海智能养殖装备产业,2023年已提前下达5558万元支持湛江、阳江、珠海等地建设751个重力式深水网箱。
2023年7月25日,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举行2023年上半年广东省金融运行形势新闻发布会,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成为广东省金融支持的重点项目。2023年1-6月末,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资金向涉农领域发放贷款108.4亿元,其中2.6亿元投向海洋牧场领域,惠及市场主体188家。
此外,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也在创新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以“渔光互补”“风渔融合”模式,在支持海洋牧场的同时加大对粤东西北地区风力发电、太阳能利用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助力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截至2023年6月末,广东金融机构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向海上风电项目发放贷款277.9亿元,助力“海洋牧场+海上风电”项目建设。
2023年8月,中国农业银行广东分行在广州举办服务海洋牧场十条措施发布暨银企合作签约会。现场,农行广东分行正式发布“服务海洋牧场十条措施”和“海洋牧场发展贷”系列产品,并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广东分公司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辖内13家沿海地市二级分行与海洋牧场重点企业签订专项合作协议。
在海洋牧场领域,农行广东分行积极开展“百亿千企专项行动”,深推“六走进”服务活动,创新支持了“智能型养殖”“种业合作社+基地+科研+农户”“集中连片”“联农带农”“仓储冷链+”等5大产业模式,实现种业、饲料、养殖、冷链、加工等产业链全覆盖。例如,针对海洋冷链仓储龙头企业,创新推出“海洋牧场冷链贷”,批量解决了其上下游养殖户、加工企业的融资需求。未来五年,围绕海洋种业、饲料、设施、养殖、加工、冷链等全产业链条,农行广东分行将至少再投放海洋牧场贷款,为打造海上新广东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以高质量“蓝色金融”全面助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
2023年7月,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发布《关于加强海洋资源要素保障 促进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自2023年8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通知》针对广东省海洋牧场建设用海需求及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以提升海域资源保护水平和利用效率为主要目标,结合实际,从加强海洋空间规划支撑、加大用海政策创新和优化用海审批服务三个方面提出了服务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十条”措施。实现单个项目“拎包入驻”“拿海即开工”。
《通知》明确优化用海审批程序,符合生态保护红线和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规划管控要求,且用海方式为不改变海域自然属性的开放式养殖用海,用海面积在五十公顷以下的,申请用海时可不提交海域使用论证材料。用海面积五十公顷以上、七百公顷以下的开放式养殖用海,可按海域使用论证等级三级进行论证,申请用海时只需提交海域使用论证报告表。
《通知》要求落实海域使用金优惠政策。严格执行《广东省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2022年修订)》,对符合条件的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用海按规定给予海域使用金优惠。属于非经营性公益事业用海的现代化海洋牧场,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和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可免缴海域使用金,后续按规定可转为经营性的,由原海域使用权人依法办理海域使用金补缴及海域使用权变更登记手续。
2023年8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发展壮大农村经营主体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的通知。为加快发展壮大农村经营主体,扎实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措施》提出了涵盖5个方面共31条措施。在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方面,《措施》支持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支持企业使用现代化海洋牧场、深远海养殖等作为企业名称的行业表述,支持企业使用海域使用权、水域滩涂养殖使用权等作价出资,从事渔业增养殖、生态修复、休闲观光、物质保护、综合型海洋牧场等行业。建立完善专业、规范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市场监管体系。细化完善推进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相关标准,为全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撑。
2023年8月,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会议提出,广东将优化环境影响评价管理,促进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了《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优化环境影响评价管理促进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加强规划源头引导、建立环评管理“绿色通道”、推行环评管理优化模式、下移环评审批工作重心、试行豁免部分项目环评手续、简化环评编制内容、加强海洋生态环境跟踪监测等七项操作性强的支持政策措施,以最大力度助推广东省海洋牧场建设。
2023年9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加快海洋渔业转型升级 促进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推动全省海洋渔业转型升级,促进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
《若干措施》明确,大力推进设施装备等全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全产业链技术标准体系。《若干措施》还明确规定,对于布局在水深15米以上的重力式网箱和水深20米以上的桁架式网箱及养殖平台,可免缴前五年的海域使用金。
2023年8月,湛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湛江市支持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十五条措施》(以下简称《十五条措施》),从水产种业、海洋装备、智慧渔业、耕海牧渔、要素保障等多方面共提出15项具体支持措施,以深耕海上牧场,打造“蓝色粮仓”和现代化海洋牧场先行示范市。
《十五条措施》支持建设南方水产种业基地,对达到连片规模200亩以上、自主育成突破性新品种的新增省级水产种业创新园项目或新增获批的省级水产品(对虾、海水鱼等品种)育种项目,一次性给予不超过1000万元财政补助资金。《十五条措施》支持深远海装备提档升级,对当年新建的桁架类养殖装备建设项目,按照不超过总造价30%的标准进行补助,且根据不同体积的包围水体设置补助上限,以1万立方米水体为起点,分九档建设规模予以补助,最高补助上限不超1000万元。
2023年5月,深圳市出台《深圳市海洋发展规划(2023-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的“深圳方案”。作为国内首个编制出台这一类型规划的城市,深圳发展“海洋经济”的路径越发清晰。
《规划》提出,树立深远海新型养殖示范。发展深远海智能化养殖,支持深水抗风浪网箱等装备的关键技术研发与投资建设,支持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及船队建设,支持深汕特别合作区深远海网箱基地建设。开展以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和深水网箱养殖等为一体的渔业资源综合开发,推动苗种繁育、工业化养殖、船舶装备、信息化运用等产业集成创新。重点发展名贵海产品的保鲜和水产品精深加工业务,打造水产品知名品牌。《规划》还明确大力培育由发电(风电等)-转化储能(氢等)-利用组成的海洋新能源全链条产业集群,探索“海上风电+油气、海上风电+海水淡化、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新业态示范,有效提升海上风电经济性。
2023年5月,珠海市农业农村局印发《珠海市深海养殖和远洋捕捞扶持措施(暂行)》(简称《措施》),推动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一是支持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工船建设。《措施》明确积极协助企业、合作社申请国家级补贴,对获得补贴的重力式深水网箱按国家补贴金额的30%、桁架类网箱按国家补贴金额的20%给予配套补贴。《措施》支持企业建造运营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积极协助企业申请国家级补贴,获得国家级补贴的,按国家补贴金额的30%给予配套、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的补贴;对未获得国家级补贴的项目,经评审通过后给予每艘船不超过实际建造费用15%、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的补贴。
二是支持深远海养殖与海洋旅游业融合发展。《措施》支持企业建设集生态养殖、科普教育、观光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海上综合渔业平台。对获得国家级补贴的项目,不予重复补贴;对未获得国家级补贴的项目,经评审通过后,给予不超过实际建造费用10%、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补贴。
“世界渔业看中国,中国渔业看广东”。广东是我国渔业强省,渔业历史悠久,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并举,水产品总产量和水产养殖产量稳居全国第一。广东,不仅拥有全国最长海岸线,渔业资源丰富,还拥有先进的养殖技术、养殖装备和生产模式。渔业之于广东,既是传统产业,又是特色产业。这里有着风景独特的渔港,人文气息浓厚的渔村,技术先进的养殖设备以及衍生出来的渔文化、渔风俗。
为充分发挥广东渔业宣传主阵地的作用,《海洋与渔业》杂志社现面向全省长期征集图片、视频等新闻素材,实现用影像记录美丽瞬间,生动讲述广东渔业故事、传播广东渔业文化。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水产品质量和产量,降低养殖成本,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创新水产养殖技术成为了当务之急。本文将探讨创新水产养殖技术的重...
2023年6月,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中国海警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深远海...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创办于1958年,是湖北省唯一开设此专业的高职院校,师资力量、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均居全国同类高职院校前列。近年来,本专...
养殖水产,海鲜真新鲜,温馨提示,惠农网农产品行今天情信息库汇集了全国范围内种植果蔬,8活草鱼新疆北园春水产市场。农业机械六大类农产品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