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广东建造了一批新型拖网渔船开赴西非海域作业,开启了广东远洋渔业的序幕。发展到2022年,广东拥有22家远洋渔业企业共计274艘远洋渔船,作业范围分布在太平洋、西南大西洋、印度洋公海、太平洋岛国、东南亚、西亚、非洲等和地区专属经济区海域,渔业总产量6.1万吨,总产值11.3亿元,品种包括金枪鱼、带鱼、鲳鱼、鱿鱼等30多个品种。
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关于促进“十四五”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到2025年,我国远洋渔业总产量将稳定在230万吨左右,进一步优化区域与产业布局,提升远洋渔业企业整体素质和生产效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圳正在建设远洋渔业基地,打造国际金枪鱼交易中心,为广东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2月22日,在浙江省舟山市举办的“首批信息化、智能化新材料远洋渔船交船、揭牌、签约暨启航仪式”上,两艘信息化、智能化、新材料远洋渔船整装待发,择日启航赴南太平洋海域开展捕捞作业。
本次启航的新型远洋渔船是两艘长27.8米的玻璃钢(FRP)远洋金枪鱼延绳钓船,采用了众多创新技术,复合夹层船体外板、机舱内表面防火处理、船体与甲板合拢水密性处理、护舷部位防碰撞、油舱制作及防渗漏、渔舱保温等,最多可储存金枪鱼40吨。
保鲜是远洋捕捞的核心之一。这款远洋渔船配备了全自动保鲜系统,可实现全自动无人制冷操作,海水制冰机相较于传统制冰技术节能在30%以上,海水冰浆单位重量面积比是传统管冰的15倍,细小圆滑,不会损伤鱼表皮,冷却速度快,恒温性能好。
据渔船建造方中创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贺波介绍,新型钓船使用寿命可达50年,相比传统的铁制钓船,维护费用降低80%,燃油使用量降低30%。装备自动化使得船员人数减少1/3,大幅降低劳动强度。
信息化、智能化应用也是渔船的一大特色,通过“一张屏”控制系统,导航、鱼群探测等功能都能通过驾驶室内的“一张屏”呈现,使得渔船管理更加科学,捕捞作业更加安全,还可实现船端与陆端数据实时共享。除了方便管理,信息化更大好处在销售端。随着市场对渔获来源日益关切,信息化可以整合所有环节数据,实现可追踪、可溯源,强化食品安全。
两艘新式渔船的使用主体是深圳市联成远洋渔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成公司)。公司首席运营官周新东表示,“以前铁船每两年都要回到国内整修一次,往返、维修、差不多就要六个月,相当于二十四个月要停产六个月。现在新式渔船船体不生锈,旧设备拆下来,新的设备装上去,一年一次一个星期,相当于光靠整修就增加了五个半月作业时间。”
周新东于1998年投入金枪鱼捕捞行业,是广东远洋渔业发展的见证者与参与者。“对于远洋渔业来说,要如何管理几千公里外的渔船是个棘手的问题,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唯一可以做的事就是求神拜佛,希望船能满载而归,但回来的业绩却往往不理想。” 周新东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如今我坐在办公室,公司每条船每天捕捞的区域、捕捞量、捕捞品种都了如指掌,按下按钮就可以随时跟任何一条船沟通,给船长指引,渔船动态都完全在掌握中。”
按规划,联成公司今年内将再建新型渔船7艘,明年上半年6艘,加快速度,争取两年内陆续投产的新型渔船达到15艘。届时,联成公司船队的平均船龄将降低到十年以下,并陆续将船队全面改造为新型智能化的FRP船。
联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引进延绳钓船大滚筒技术的企业,新式渔船可做到3500钓/天,比当时旧式木船小钓机的900钓/天效率提高近4倍。“我很高兴的见到,当年我们率先使用的设备,今天已经是所有中国延绳钓船都在使用的标准设备。” 周新东表示,“在过去十年,日本,韩国的船队都在FRP化,这次率先投入使用新型FRP信息化智能化渔船,我很希望我们再做一次领头羊的工作,引领行业进行旧有铁船FRP化。”
金枪鱼肉质柔嫩、鲜美,蛋白质含量很高,富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是国际营养协会推荐的绿色无污染健康美食,食用金枪鱼有着悠久历史。在日本,顶级的金枪鱼一般以拍卖的形式叫卖,颇受欢迎。目前,在国际市场上,蓝鳍金枪鱼、黄鳍金枪鱼、大目金枪鱼、长鳍金枪鱼为四种经济价值较大的品种。2018年,全球各品种金枪鱼渔获量大约790万吨,创下历史最高纪录。我国金枪鱼产量也在2019年达到了40万吨,金枪鱼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金枪鱼产业主要特点在于:在海上捕捞后,立即在船上进行处理,去腮去内脏,放进冷海水或者渔船超低温冷冻舱内保存。市场上销售的金枪鱼按保存的方式不同,可分为冰鲜金枪鱼和超低温冷藏金枪鱼两种。冰鲜类金枪鱼产品一般储藏在-2~-1.5℃的温度环境里,保鲜期限不超过2周;超低温冷藏金枪鱼是在摄氏零下60度超低温温度下冷冻、加工分割、储藏、运输,并通过特殊技术解冻的金枪鱼,通过瞬间冷冻可以使金枪鱼肉质达到最佳,接近冰鲜活状态,确保金枪鱼鱼肉内的各种营养成分不被破坏,可将保质期大幅延长。
联成公司成立于2002年的,经过多年发展,联成公司已形成集船队运作、海外渔业基地、运输、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联成公司船队主要在太平洋岛国海域作业,在太平洋岛国拥有9个冷库、加工、销售基地,目前拥有远洋渔船72艘,金枪鱼年捕捞量15000吨,年产值达10亿元。
作为国内唯一一家拥有冰鲜金枪鱼船队的企业,联成公司租用了五架航空货机,每天把捕获的新鲜金枪鱼运往美国、日本市场。
近几年,我国金枪鱼捕捞量保持稳定增长,但金枪鱼消费市场仍然比较小众。广东省远洋渔业协会会长黄富雄在接受《海洋与渔业》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金枪鱼消费市场中餐饮行业与远洋渔业两头脱节很严重,80%都是从国外进货。日本金枪鱼消费量约占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一,其中绝大部分以生鱼片形式消费,占金枪鱼消费总量的64%。因此,全球金枪鱼定价权目前基本掌握在日本手上。
产业上下游衔接不畅,供应端与消费端不能有效连通,是开拓国内金枪鱼消费市场需要解决的痛点。黄富雄分析,我国金枪鱼产业存在配套硬件设施不足的问题,目前国内仅有少数几个人口密集的城市建设有超低温冷库,硬件设施的短板,制约产业链的延伸。金枪鱼市场开发也不足,目前国内民众普遍对金枪鱼认知不高,消费市场主要依赖国外,一般以冷冻的方式加工后返销回日本,以及一些欧美。尤其是金枪鱼罐头国人接受度不高,市场开发程度小。因此,我国发展金枪鱼产业,要推进从单纯捕捞到全产业链、从注重捕捞到全产业链发展的转变,完善上下游产业布局,积极培育国内金枪鱼市场。
相对于其他远洋渔业大省,广东拥有较明显的水产品流通与庞大的消费市场优势:全国水产品流通贸易集散地,水产品市场价格风向标,高端水产品消费市场集中区和水产品美食烹饪行业领导者。近年来,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牵头统筹下,广东省远洋渔业协会联合餐饮行业,著名饮食机构,行业媒体等多方力量,不断改良金枪鱼加工烹饪方式,开发更符合国人饮食惯的菜肴,推动金枪鱼菜式中式化,让金枪鱼走进寻常百姓家餐桌。
深圳正在建设金枪鱼交易中心,为金枪鱼端上中国人的餐桌带来了新的契机。“中国有十四亿人口,真正对金枪鱼有了解的人口还非常小。我常跟日本朋友开玩笑说,等到中国人开始吃金枪鱼的时候,日本朋友要吃金枪鱼的时候就得坐飞机到中国来吃了。”周新东说,“大湾区拥有庞大的市场,希望交易中心变成大湾区的亮点,来到大湾区的人都能到这里品尝全世界最好的金枪鱼。我们也在不断更新保鲜技术,希望以后能把金枪鱼航运回深圳,希望能够让大众品尝到最好的、最新鲜的金枪鱼。”
2022年我国远洋渔业产量稳定在225万吨左右,约占国内海洋鱼类产量的30%。
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关于促进“十四五”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到2025年,远洋渔业总产量稳定在230万吨左右,严格控制远洋渔船规模,推动全产业链、规模化聚集发展,进一步优化区域与产业布局,提升远洋渔业企业整体素质和生产效益,培育现代远洋渔业企业。
2022年,广东22家远洋渔业企业274艘远洋渔船,共执行34个远洋渔业项目,总产量6.1万吨,总产值11.3亿元,回运自捕水产品约1.82万吨。作业范围分布在太平洋、西南大西洋、印度洋公海、太平洋岛国、东南亚、西亚、非洲等和地区专属经济区海域,捕捞品种包括金枪鱼、带鱼、鲳鱼、鱿鱼等30多个品种。
作为起步最早的广东也开始加大力度推进金枪鱼全产业链发展。据了解,广东省主要以金枪鱼延绳钓渔船为主,作业区域主要分布在斐济、密克罗尼西亚、马绍尔、库克群岛等以及中西太平洋、印度洋、东南太平洋公海等。主要渔获为大眼金枪鱼、黄鳍金枪鱼、长鳍金枪鱼。从2019年开始,广东省采取多项措施,鼓励企业自捕鱼回运、开展品牌创建推广、拓展国内市场,2019年金枪鱼回运量已达1.26万吨,约占总捕捞量57%。
深圳是广东远洋渔业发展的主力军,远洋渔业企业占全省70%左右,形成了以金枪鱼延绳钓为主、围拖网作业为辅的生产体系。2021年,深圳远洋渔业产值6.5亿元,远洋捕捞量3.2万吨,分别占全省65.7%、53.2%。其中,金枪鱼捕捞量1.09万吨,占全省的78.2%,以高价值的冰鲜金枪鱼为主,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
黄富雄表示,当下,单纯靠渔船数量增长的粗放式发展已不适合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高质量发展成为主旋律,特别是近年以来,我国发展观念不断改变,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逐步优化,改善和提高内需越来越受到重视。以水产养殖业为例,曾经出口主导型的对虾、鳗鱼、叉尾鮰等品种,经过全行业共同努力,加大推广力度,打开国内市场后,重新焕发生机,行业价值不断提升。
2022年10月,深圳市发布《深圳市现代渔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分析,深圳渔业发展总体上呈现三大趋势:一是渔业经济形态正在发生变化,由近海捕捞、养殖向深远海资源利用转型,科技、绿色的含量不断增加;二是渔业的价值由单一经济价值向民生、文化、生态等多元价值延伸,成为彰显城市特色和保障民生幸福的重要载体;三是渔与城的空间关系变化,由过去的空间争夺走向协调与共融发展。
规划提出,建成远洋渔业基地、国际金枪鱼交易中心、中国蓝色种业研究院(深圳)、密克罗尼西亚海外远洋渔业基地等一批级示范工程和区域性、市级现代渔业重大项目,并将打造一批海洋文化、渔文化品牌。打造全国大型渔业企业总部基地,引导高端优质水产品向粤港澳大湾区转移,逐步形成区域价格指数,提升远洋渔业产业链价值。预计到2025年,深圳远洋捕捞量6万吨,远洋回运率达到60%以上,回运量不少于3.5万吨/年。
以深圳远洋渔业基地为依托,打造以金枪鱼为代表的中高端水产品存储、交易、拍卖、展示、消费、观光于一体的国际金枪鱼交易中心。借鉴日本丰洲(筑地)水产市场经验,提高专业服务水平,探索以金枪鱼为代表的高端海产品拍卖交易模式,逐步形成金枪鱼区域价格指数。
届时,不仅可以提高粤港澳大湾区民众获得感,还能实现高端水产品回运、人们对高端海鲜的需求、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目前我国山东、浙江、福建等省已经建设了金枪鱼交易中心,深圳金枪鱼交易中心的建设,可以优化我国金枪鱼产业的布局,加快建设金枪鱼的全产业链。
盛夏的三明,高低起伏的丘陵绿意盎然,郁郁葱葱的山坡上,一株株油茶树迎风而立,绿叶掩映之间,累累硕果长势良好。 加强抚育管理、做强特色品牌、...
1989年,广东建造了一批新型拖网渔船开赴西非海域作业,开启了广东远洋渔业的序幕。发展到2022年,广东拥有22家远洋渔业企业共计274艘远洋渔船,作业范...
这可是前来水上乐园必玩的项目,超级大喇叭滑梯每次可坐4个人,从20多米高的平台开始滑行,飞一般冲入巨大的喇叭型滑道,就如同坐过山车一般,请自...
央广网宁波8月1日消息(记者 刘欣莹)8月1日中午12时,宁波域桁杆拖虾、刺网、笼壶和灯光围(敷)网等四类专项特许捕捞渔船解禁出海,全市1463艘渔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