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企业新闻 >

福建船政宿舍图片见证马尾—中国近代史“活化

发布日期:2024-07-06 11:25浏览次数:

  今年7月9日,福州成功获得了2020年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的举办权。消息传来令人振奋,也给福州的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带来重大契机!

  千年古港,百年船政的马尾,被誉为中国近代史“活化石”,中华民族图强逐梦、复兴之路的一个起航点。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变幻苍桑,在此诞生的中国船政文化巳成为马尾乃至全国宝贵的精神财富;印记着曾经的辉煌和沧桑的福建船政建筑,分别被公布为第四批、第五批、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入列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从1998年以来,当地政府不忘初心,先后投巨资,对船政文化遗址进行保护性的修复,唤醒“活化石”,重振船政雄风!现将其整理,献给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迎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的胜利召开!

  摄于1867--1870年间的福建船政建筑,时为远东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备的造船基地。(翻拍的历史

  摄于1867--1870年间拍摄的政衙门、前后学堂和船政十三厂(历史资料老照片作者不祥)

  摄于2001年,福建船政建筑群遗址原址上扩大钢材预处理车间工程前的马尾造船厂

  船政衙门旧址位于马尾婴脰山下,是清末直属清廷的对船政行使领导和日常管理职能的专属行政机构,同时也是船政钦差大臣日常生活、办公、议事、休息的场所。抗战时被炸,后期破败,1956年修福马铁路时被毁。

  船政学堂分前、后学堂,是近代中国最先引进西方自然科学教材和近代教育制度的新式学堂。复建后的前后学堂形制基本相似,前方为二层券廊式建筑,后方一排两层法式洋房宿舍,两厢回廊操场组成。

  船政官厅池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与船政衙门同时建成。位于原船政衙门前,与船政衙门同处于一条中轴线,通过船政十三厂水道与闽江相通,两边设有闸门,水位受潮夕影响而涨落。官厅池历经损毁,并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被填埋。2002年马尾造船厂开始抢救性疏浚工程。

  摄于2016年,福建船政建筑群遗址上复建后的船政衙门、船政学堂、马尾造船厂。

  1867年按照洋监督提供的法国工厂(车间)图纸的建成船政轮机厂,1870年中国第一台自制的船用蒸气轮机就诞生于此

  摄于1998年的船政轮机厂。上世纪90年代仍在生产使用,是当时世界上唯一还在生产的最古老的造船厂房。

  摄于2007的船政轮机厂,2005年整修后与绘事院一起开辟为马尾造船历史陈列馆。

  1867年12月建成设立的绘事院,初名“绘事楼”画馆。是绘制船身构造图样、绘制机器图样以及测算、设计的场所,是船政的造船中枢,培育出一批中国第一代船舶设计师。

  摄于2018年的船政绘事院。2005年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对其进行保护修复。

  1926年船政改为福州船政局,时任局长陈兆锵以法国钟楼图纸为蓝本,设计建造了这座高18.2米,五层结构的钟楼。

  船政二号船坞1860年由英商修建,后为福建船政购得。1936年扩建后命名为二号船坞。

  福建船政由制造木壳船、铁胁(铁木合构)巡洋舰到钢甲巡洋舰,仅用20年时间就连续跨越了造船技术三大步,赶上了世界造船技术水平,一跃就与欧洲英、法等国相接近。福建船政自1866年创办到1907年停办,41年间制造的舰船总吨位占当时全国的82.26%。创办初期,产业工人占全国同期人数的30%,成为中国近代造船创始之厂。

  1869年6月10日船政所造第一艘千吨级轮船“万年清”号水时的情景(船政老照片 魏延年赠)

  诞生于150多年前的马尾造船厂似马江之水,潮起潮落涛声依旧,以建造高技术等级出口船舶为动力船台追梦

  马尾造船厂这座百年老厂于2016年搬迁新址。船政遗址上的故事定格为永远的记忆,一座建设中的船政文化城正在崛起!

微信扫码 关注我们

  • 24小时咨询热线

    24小时咨询热线0598-8591900

  • 移动电话

Copyright © 2007-2030 三明市梅列区才聘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三明市三元区碧桂园花园里247幢2005  备案号:闽ICP备07035126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