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6月5日讯(本网记者 练为泉 通讯员 朱伟军)“去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做好‘土特产’文章。市委会同市政府、市政协制定政协2023年度协商计划时,专门把‘发展特色产业 促进乡村振兴’确定为对口协商课题。”近日,三明市政协聚焦提升农业特色产业与市直有关部门开展对口协商,座谈会上,市政协副主席张春华表示,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是是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市政协将持续聚焦、深入调研、务实协商。
市政协聚焦提升农业特色产业与市直有关部门开展对口协商。东南网记者 练为泉摄
三明是传统的农业大市,高优粮食、绿色林业、精致园艺、生态养殖、现代烟草等5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初具规模。去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8%,居全省首位。如何持续保障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委员们关注的重点。
“要加大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力度,适当放宽涉农贷款的年龄限制。”市政协委员姜能果认为,要立足农村务农人员结构,进一步投放与乡村实际相符合的金融产品。
务农人员安全事关农业生产安全、农业健康发展和三农建设。“做好务农人员意外伤害保险扩面增品工作,进一步扩大投保主体与参保对象,优化保费补贴政策。”市政协委员李世福建议,保险机构与镇街道要联合制定务农意外险协保办法,协同做好保险工作。
市政协委员彭琴莲、罗应贵关注农业项目用地问题,建议要加强农业特色产业规划,创新土地流转模式,引导农民土地入股,推进土地集中连片流转,逐步促使农业由传统家庭小规模分散经营向家庭农牧场、专业大户适度规模经营的转变。市政协委员吴天晶聚焦品牌建设,认为要增强品牌意识,着力培育品牌、打响品牌、保护品牌,全面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调研组和各位委员提出的对策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市政府党组成员郑剑波在听取大家发言后,充分肯定了协商成效,要求有关部门加强研究、积极吸纳,切实把协商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
据悉,为开好本次协商会,今年3月起,课题调研组组织部分委员赴宁德、南平等地学习考察,深入建宁、尤溪等地实地调研,走访市农业农村局、烟草局等部门座谈交流,了解三明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建议,着力提升协商质效。
茄子喜肥,忌连作。底肥要施足,每667m2可施入腐熟堆厩肥6000~7000千克,磷肥40千克,草木灰100千克,翻耕后平地作畦。按55厘米行距南北向开沟,沟深6厘...
东南网6月5日讯(本网记者 练为泉 通讯员 朱伟军)去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做好土特产文章。市委会同市政府、市政协制定政协2023年度协商...
农业部渔业局今天发布的消息说,目前,我国渔业每年因污染造成的损失达数十亿元,给渔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威胁。渔业水域环境恶化、渔业资源...
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记者于文静、高敬)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4日发布《中国的远洋渔业发展》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国远洋渔业的发展理念、原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