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企业新闻 >

石城客家话或被列为濒危方言!2024-05-11

发布日期:2024-05-11 10:25浏览次数:

  据了解,客家语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被称为“中原古汉语的活化石”,主要分布于广东的梅州、惠州、河源、深圳、韶关 ;江西的赣州;福建的龙岩、三明;香港新界及台湾的新竹、苗栗 、桃园等地,并被广泛用于中国南方10余个省(市、自治区)的 180多个县市及海外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美洲等80余个国家和地区。然而,有资料显示,客家语被认为是地球上衰落最快的语言之一!近20年,全球会说客家线万,流失速度惊人。

  由于各地区文化经济交流的增加,人们广泛使用普通话,传统客家地区也一般不使用客语授课,年轻一代自小接受普通话教育。同时,由于电视媒体的普及,客语又极少用于新闻传媒和大众娱乐。到21世纪初,年轻一代客家人已经很少使用客语。以口头方式流传的传统的客家童谣现时已经极少人能完整诵唱。另一方面,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以“方言岛”形式存在的客语同时受普通话和相对强势的粤语影响,部分客家人家庭生活用语转向普通话或粤语。

  根据调查大部分从小在大城市长大的年轻一代客家人都不会讲客家话。客家话已退缩为家庭使用的语言。新一代的客家人,客语使用率与流利程度不断降低;不同语群的通婚家庭,也只有夫妻皆为客家人的家里才有较高的客语使用率。至于工作场所中,则客语几乎已完全丧失了其社会功能,客家族群确实面临语言危机。

  粤语等方言的传承,引起一些人大代表的关注。近期,教育部在答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时透露,截至2019年年底,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共完成1712个调查点,工程同步建设的中国语言资源库和采录展示平台,汇聚了123种语言和全国各地方言数据超过1000万条,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语言资源库。通过该工程,专家提出四类濒危方言,包括澳门土生粤语等特殊人群方言、汉民混合语、方言岛和未分区方言。

  针对“关于深入推进汉语方言传承工作的建议”,教育部透露,2015年已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简称语保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资源的调查、保存、展示和开发利用为核心的各项工作,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语言资源保护项目。5年来,工程建设成效显著,社会反响良好,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截至2019年底共完成1712个调查点,比总体规划1500点超出14.3%,超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工程同步建设的中国语言资源库和采录展示平台,汇聚123种语言和全国各地方言数据超过1000万条,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语言资源库。在此基础上,语保工程积极推进调查成果开发应用,出版《中国语言文化典藏》《中国濒危语言志》系列丛书等标志性成果。

  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实施过程中,专家提出四类濒危方言:一是特殊人群方言,如澳门土生粤语、黑龙江站话等。二是汉族使用的以汉语方言为基础的汉民混合语。三是方言岛,如在众多地区散状分布的客家话、畲话等。四是未分区方言,如湘粤桂交界地区的土话、平话等方言。通过语保工程建设,共完成103个汉语方言濒危调查点的调查任务,为方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打下了良好基础。

  另外一份“关于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粤语保护中心的建议”,涉及推行粤语课、建设粤语有声数据库、统一规范粤语书写等具体内容。对此,教育部表示,广东语言资源十分丰富,在语保工程整体规划中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全省设立调查点数处于全国第二位,其中粤语作为广东省主要使用的方言之一,共设立42个调查点,另外还在香港和澳门设立了2个粤语调查点。

  粤语属汉语方言,其书写使用应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在一些非正式、私人交流场合,部分群众有使用粤语方言字的习惯和传统,一些方言字属于自造字、新造字,不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规范,部分方言字为生僻字,来源于古语词。对此,学术界主要从记录、保存、研究方言的角度对方言字规范使用进行研究。目前,针对粤语方言字,在学术层面已有一些规范,如《广州音字典》《广州话正音字典》等。

  此外,国家语委设立了“粤方言-普通话神经机器翻译”“粤方言资源采集与应用研究”等研究课题,近期依托广州大学设立“国家语言服务与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研究中心”。

微信扫码 关注我们

  • 24小时咨询热线

    24小时咨询热线0598-8591900

  • 移动电话

Copyright © 2007-2030 三明市梅列区才聘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三明市三元区碧桂园花园里247幢2005  备案号:闽ICP备07035126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