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企业新闻 >

渔业养殖水净化设备资讯中心

发布日期:2024-02-19 20:47浏览次数:

  水产养殖,为什么会造成污染?农业农村部曾在国新办的《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上回应,“不是所有水产养殖品种和养殖方式都会对水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科学的水产养殖系统,甚至能够以渔净水、以渔控水、以渔抑藻,修复水域生态环境。

  近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水产养殖尾水新型污染物处理可行技术指南(试行)》。

  适用于上海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准水源保护区及缓冲区内采用生态模式处理淡水池塘养殖尾水工艺,用于指导养殖场尾水抗生素类新型污染物处理设施新建或改造的设计、施工和验收,以及生态湿地的运行维护。

  推荐工艺:光催化模块、臭氧曝气、生态沟渠、沉淀池、表流湿地、生态滤坝、氧化塘等。

  无独有偶,2020年3月,《湖南省水产养殖尾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发布,自2021年2月27日起实施。据悉,这是我国首次发布的强制性水产养殖尾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其规定了湖南省淡水养殖尾水的控制要求、检测方法、结果判定和实施与监督等内容,分类设置了不同的控制要求。更值得注意的是,该标准在尾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方面,总氮和总磷限值均严于《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的相关要求。

  农业农村部曾在国新办的《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上回应,“不是所有水产养殖品种和养殖方式都会对水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换言之,粗放的水产养殖体系才会造成污染,典型的污染物就是化学需氧量、氨氮、磷等,富营养化也是较为常见的污染形式。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显示,2017年相较2007年,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的单位产量排放强度都有明显下降,降幅均超过了20%,其中总磷更是下降了30%以上。10年间,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转型的形势已经明朗。

  科学的水产养殖系统,甚至能够以渔净水、以渔控水、以渔抑藻,修复水域生态环境。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向着高质量转变,绿色农林牧副渔的转型脚步也在逐步跟上。我们不仅能看到“光伏+渔业”,还能看到“稻田蟹”养殖,都不失为科学养殖的创新模式。

  就水产养殖本身而言,绿色生态渔业发展在科技兴渔的实战演练中已经积累了相当一部分经验。不论是对尾水的净化,或者对尾水的循环利用,以及对类似于自动化清水养殖等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都有了长足进步。

  如江西,持续规范整治湖库养殖行为,严禁在湖库投放无机肥、有机肥和生物复合肥养殖;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活动;重点示范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池塘鱼菜共生、池塘循环流水养殖、循环水养殖及连片池塘养殖尾等绿色养殖模式。

  如山东,严格实施规划管控措施,控制限养区养殖规模,转移禁养区内水产养殖,形成了“稳定池塘、拓展远海、控制污染、修复环境”的养殖格局。据悉,已经创建了470多家省级以上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5个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

  综上,水产养殖“绿不绿”的关键,就在于“科学”二字。上一篇:长江生态廊道:腾退长江岸线个

  截至目前,常州市已完成近15万亩养殖池塘的标准化改造。平均每个改造好的池塘每年预计可较改造前削减化学需氧量排放1000吨左右、总氮排放40吨左右、总磷排放8吨左右。

  天津市地方标准《海水养殖尾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首发,文件适用于天津市海水养殖单位(户)养殖尾水、海水养殖尾水集中处理设施的排放管理。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邮箱:

微信扫码 关注我们

  • 24小时咨询热线

    24小时咨询热线0598-8591900

  • 移动电话

Copyright © 2007-2030 三明市梅列区才聘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三明市三元区碧桂园花园里247幢2005  备案号:闽ICP备07035126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