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6岁的王行华原先在家务农,家庭虽不算富裕,但日子过得也算一帆风顺。2002年,儿子患慢性肾炎,不能从事体力劳动;2008年,妻子又因尿毒症医治无效去逝。为了给儿子、妻子看病,几经辗转治疗,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了几万元外债。2014年,王行华一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虽被纳入贫困户,但是王行华不愿“等、靠、要”,他决心稳扎稳打,积极努力寻找致富门路。“起初,驻村工作队和我探讨脱贫发展方向,我们一致觉得发展特色水产养殖比较有效益。”王行华告诉记者,侄儿子在荆州养殖黄鳝,还有合作社,前景不错,但由于前期投入较大,自己还是有些顾虑。驻村工作队了解到这个情况后,耐心地与王行华沟通,告诉他,“发展产业是可以申请生产发展奖补资金的,你放心去发展,有什么困难大家一定尽力帮你解决。”就这样,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支持下,王行华办理了5万元小额贴息贷款,还拿到了2000元特色种养殖补贴。补充流动资金后,他开始了网箱养鳝之路,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我没有专业养殖技术,刚开始养殖的鳝鱼成活率不高,收益并不理想。”在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的支持下,王行华多方面学习网箱养鳝技术,或上网查询,或去周边向别人请教,驻村工作队也经常到他家里去查看产业发展的情况。经过一年多的摸索,他逐渐掌握了鱼种的选择、饲料的投喂、鱼病的防治、水质的管理等网箱养鳝的一整套技术。
王行华一边讲述自己的脱贫故事,一边算起了账,他说:“去年,我投了100口网箱,每口网箱能产30-50斤黄鳝,一口网箱除去成本可以赚600-1000元。”除了网箱养鳝,在农闲时,王行华还帮亲戚开叉车,每天能有200元的收入。在利好的政策下、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王行华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2019年的家庭年收入超过了十万元,顺利脱贫。谈及脱贫后的生活,王行华感激地说:“感谢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我们现在吃不愁、穿不愁、住得好,看病也有了保障。勤劳能致富,今后的生活要靠自己。我相信,日子会越过越好。”
《黄鳝池塘网箱养殖质量控制技术规范》是由仙桃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长江大学水生经济动物研究中心、市信息与标准化所、市农业农村局、市公共检...
今年56岁的王行华原先在家务农,家庭虽不算富裕,但日子过得也算一帆风顺。2002年,儿子患慢性肾炎,不能从事体力劳动;2008年,妻子又因尿毒症医治无...
1月20日,已经是腊月二十六,还有几天就要过年了,记者来到蔡邦玉的鳝鱼养殖池塘看到,这里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工人们正在水里把网箱里的黄鳝拉...
米,养殖容量倍增,效益更佳;养殖品种,由过去的单一性趋于多样化;网箱固定系统由原来简易的木桩改造为水泥墩或新型锚泊分体锚,增强了网箱的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