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常见问题 >

全球巨型淡水鱼急剧减少2024-08-20

发布日期:2024-08-20 12:52浏览次数:

  根据最近的一项研究结果,淡水中的超级大鱼可以存活数十年的体重超过30公斤的巨鱼在1970年到2012年间减少了94%以上。

  这一8月8日发表在《全球变化生物学》杂志上的发现是一项分析的一部分,该分析着眼于研究世界河流和湖泊中大型淡水动物的数量。

  研究人员指出,这种下降反映了世界范围内淡水巨型动物(如凯门鳄和大鲵)种群数量的普遍下降趋势。该研究的作者估计,大型淡水动物的数量已经下降了88%。

  “遗憾的是,这是一个非常令人震惊的研究结果。”德国柏林市莱布尼茨淡水生态与内陆渔业研究所鱼类生态学家、该研究第一作者何逢志表示。

  他的研究团队估计,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包括柬埔寨、中国南部、印度和阿富汗在内的亚洲大片区域的巨型动物的种群数量开始下降,现在已经减少了99%。

  研究小组收集了来自72个的126种大型淡水物种的种群数据。他们使用“地球生态指数”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分析。“地球生态指数”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调整来自各个区域的信息量不平衡。

  研究人员估计,人类活动,例如过度捕捞和栖息地丧失,对这些淡水超级大鱼造成了最严重打击,因为许多大型鱼类物种成熟较晚,因此后代相对较少,并且需要大片完整的栖息地才能迁徙。

  研究人员同时指出,在一些世界上最大的河流流域,如湄公河、刚果河、亚马孙河和恒河,水电站大坝的建设越来越多地阻碍了这些大鱼的迁徙。

  在世界上200多种体重超过30公斤的淡水动物中,有34种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极度濒危物种。但何逢志警告说,对于许多大型淡水物种来说,研究人员没有足够的信息用于确定它们的被保护状况。他说,如果科学家获得有关这些大型动物数量的准确数据,或许可以帮助一些濒临灭绝的物种恢复种群数量。

  何逢志希望他的研究团队的发现能够在还不算太晚的时候,在东南亚等地促进更详细的评估。他说:“实际上,我认为情况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糟。在湄公河流域,像湄公河巨鲇和大马哈鱼、鲤鱼这样的巨型鱼类几乎已经灭绝。”

  能生活在盐度为千分之三的淡水中的鱼类就可称为淡水鱼。狭义上说,是指在其生活史中部分阶段,如“幼鱼期”或“成鱼期”,或终其一生都在淡水中的鱼类。世界上已知鱼类约有26000多种,淡水鱼约有8600余种。(赵熙熙)

微信扫码 关注我们

  • 24小时咨询热线

    24小时咨询热线0598-8591900

  • 移动电话

Copyright © 2007-2030 三明市梅列区才聘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三明市三元区碧桂园花园里247幢2005  备案号:闽ICP备07035126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