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10-31 21:13 浏览次数:
日报讯(记者 任溢斌 黄艳鸣)昨天,记者一走进通州区刘桥镇徐园村的龙泉淡水养殖专业合作社,就被辽阔的水塘、盘旋飞翔的水鸟以及在塘边散养觅食的羊群吸引住了目光。“现在是冬天,天气凉,鱼都在塘底,要是夏天来,池塘里的鱼更吸引人眼球。”龙泉淡水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陆明华介绍。龙泉淡水养殖专业合作社是刘桥镇徐园村内的特色农业项目之一,专业饲养锦鲤和金鱼。
近年来,通州区刘桥镇徐园村统筹各方资源,围绕“产业兴、农民富、生态美”等目标,着力培育一二三产融合的特色产业,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特色生态,发展特色田园乡村。11月,第十批次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名单公布,刘桥镇徐园村金桥名列其中。
今年66岁的杨银芳常年在槐林采摘园打工,她说自己家离采摘园骑车只要5分钟,家里的农田也都流转出去了,没什么事干。“我在这里打打工,每天能有五六十元的工资,家里日常开销足够了。”杨银芳边和记者聊天,边给大棚内的圣女果喷洒营养液。
槐林采摘园是徐园村在外能人王卫东在家乡投资兴建的,通过流转土地,采摘园总面积达40多亩,园内种植了圣女果、草莓、桃树,红参槐等多种经济类植物。
“特色农业是徐园村获得省特色田园乡村的重要因素之一。”徐园村总支副王峰介绍。近年来,徐园村大力培育特色产业,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扶持发展了以和园盆景艺术研究院的盆景观赏、御福园药业为代表的中药种植、省级龙头企业嘉安食品的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了贸工农一体化,种养加相结合的格局。目前,全村共有家庭农场8家、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1家,规模经营比重达90%以上,促进带动600余人就业。
产业兴、农民富在徐园村已成为现实。作为乡村振兴的实践者、受益者,徐园村通过发展特色产业,2021年村集体经营收入达250多万元,增长率达90.9%,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实现大幅增加。
近日,徐园村宋店中心路正在进行白改黑,预计12月底全部改造完成,届时沿路的路灯也将安装齐全。
随着村营收入的不断增加,徐园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也不断加大。目前,村内主干道硬化率达100%,建成四好农路2条,村内20条等级河道全部进行了清淤打桩、坡岸绿化,部分河道还修建了观景平台。
道路由“通”变“畅”、设施由“散”变“强”、管护由“有”变“优”,徐园村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也进一步得到提升。
通州区刘桥镇是著名的哨口板鹞之乡,徐园村是板鹞的发源地之一。在徐园村,板鹞风筝的元素随处可见,就连乡间小路的路灯道旗都是板鹞风筝形的。
近年来,徐园村立足自然风貌、传承板鹞文化,打好特色“文化牌”。村内一面面“空白墙”变成“文化窗”,一盏盏路灯插上板鹞“翅膀”,星罗棋布的宣传小品也更贴近群众、融入生活,彰显着村庄特色和文明风尚。徐园村还就地取材,利用闲置农房、本地料、自家树、当地物改造了一个村史馆。“孩子在参观中可以了解农耕文化的演进以及徐园村的发展变迁。”王峰说。
徐园村还以文化体验为本,多途径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提升村群服务中心设施功能,增设集亲室、儿童活动区、心理咨询室、舞动中心多功能活动室于一体的关爱儿童之家,提档升级农家书屋,对接共建单位南通大学体育学院“七彩夏日”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南通市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人民警察职位)递补体能测评、资格复审公告
南通市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人民警察职位)体能测评、资格复审公告
市政府印发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促进制造业倍增和服务业繁荣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上水平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行动计划(2022—2025年)的通知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2—2025年)的通知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2年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消防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消防工作任务清单的通知
市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日报讯(记者 任溢斌 黄艳鸣)昨天,记者一走进通州区刘桥镇徐园村的龙泉淡水养殖专业合作社,就被辽阔的水塘、盘旋飞翔的水鸟以及在塘边散养觅食的羊群吸引住了目光。“现在是冬天,天气凉,鱼都在塘底,要是夏天来,池塘里的鱼更吸引人眼球。”龙泉淡水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陆明华介绍。龙泉淡水养殖专业合作社是刘桥镇徐园村内的特色农业项目之一,专业饲养锦鲤和金鱼。
近年来,通州区刘桥镇徐园村统筹各方资源,围绕“产业兴、农民富、生态美”等目标,着力培育一二三产融合的特色产业,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特色生态,发展特色田园乡村。11月,第十批次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名单公布,刘桥镇徐园村金桥名列其中。
今年66岁的杨银芳常年在槐林采摘园打工,她说自己家离采摘园骑车只要5分钟,家里的农田也都流转出去了,没什么事干。“我在这里打打工,每天能有五六十元的工资,家里日常开销足够了。”杨银芳边和记者聊天,边给大棚内的圣女果喷洒营养液。
槐林采摘园是徐园村在外能人王卫东在家乡投资兴建的,通过流转土地,采摘园总面积达40多亩,园内种植了圣女果、草莓、桃树,红参槐等多种经济类植物。
“特色农业是徐园村获得省特色田园乡村的重要因素之一。”徐园村总支副王峰介绍。近年来,徐园村大力培育特色产业,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扶持发展了以和园盆景艺术研究院的盆景观赏、御福园药业为代表的中药种植、省级龙头企业嘉安食品的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了贸工农一体化,种养加相结合的格局。目前,全村共有家庭农场8家、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1家,规模经营比重达90%以上,促进带动600余人就业。
产业兴、农民富在徐园村已成为现实。作为乡村振兴的实践者、受益者,徐园村通过发展特色产业,2021年村集体经营收入达250多万元,增长率达90.9%,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实现大幅增加。
近日,徐园村宋店中心路正在进行白改黑,预计12月底全部改造完成,届时沿路的路灯也将安装齐全。
随着村营收入的不断增加,徐园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也不断加大。目前,村内主干道硬化率达100%,建成四好农路2条,村内20条等级河道全部进行了清淤打桩、坡岸绿化,部分河道还修建了观景平台。
道路由“通”变“畅”、设施由“散”变“强”、管护由“有”变“优”,徐园村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也进一步得到提升。
通州区刘桥镇是著名的哨口板鹞之乡,徐园村是板鹞的发源地之一。在徐园村,板鹞风筝的元素随处可见,就连乡间小路的路灯道旗都是板鹞风筝形的。
近年来,徐园村立足自然风貌、传承板鹞文化,打好特色“文化牌”。村内一面面“空白墙”变成“文化窗”,一盏盏路灯插上板鹞“翅膀”,星罗棋布的宣传小品也更贴近群众、融入生活,彰显着村庄特色和文明风尚。徐园村还就地取材,利用闲置农房、本地料、自家树、当地物改造了一个村史馆。“孩子在参观中可以了解农耕文化的演进以及徐园村的发展变迁。”王峰说。
徐园村还以文化体验为本,多途径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提升村群服务中心设施功能,增设集亲室、儿童活动区、心理咨询室、舞动中心多功能活动室于一体的关爱儿童之家,提档升级农家书屋,对接共建单位南通大学体育学院“七彩夏日”等丰富多彩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