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8-25 09:50 浏览次数:
走进禄劝县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循环养殖基地的养虾大棚,一股热浪夹杂着海水特有的气息涌来,巨大的水循环设备不停运转着,数十个虾池内,南美白对虾正顺着水流游动。基地负责人刘永梅递过来一只虾,这只活蹦乱跳的虾足有十多厘米长,捉在手上,把手心盘得满满当当。禄劝县气候温和,养殖的白对虾壳薄体肥、肉质鲜美,很受欢迎。
刘永梅是禄劝一家农业公司的总经理。2021年,她偶然得知“工厂化循环水养虾”这个项目,觉得可以试一试。经过多方调研论证,她找到了禄劝县农业部门和技术支持单位,提出想在禄劝大山里养海水虾。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生产效率高、占地面积少,而且可实现水资源集约利用,还可以跨季养殖,农产品能像工业产品一样有计划地均衡上市。这和禄劝县打造“生态涵养示范区”的发展理念不谋而合。经相关部门积极筹措,上海市普陀区和南光集团决定投入扶持资金,帮助建设养殖基地。2021年12月项目成功立项,次月开工,2022年5月底第一条生产线建成投产。
养虾要先养水。南美白对虾生长在海水里,这就要求工厂把淡水“调”成“海水”,高原地区的淡水该怎么“调”呢?基地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指导。“南美白对虾养殖在沿海地区是成熟技术,但在高原高海拔地区还是第一次尝试。有了专家的指导,我们顺利调配出了合适的‘海水’。”刘永梅说。
2022年10月,养殖基地建成了3套南美白对虾循环水养殖系统,并投入运营。这套系统不仅能循环利用水,连尾水、虾壳、虾粪都能全部利用,既环保又节水,系统可自动调节水量、溶氧、水温、室温、光照等参数,让虾始终处于适宜的生长环境中。2023年,上海市普陀区又投资930万元,再建2套养殖系统及配套设施。如今,该基地已成为集虾养殖、尾水处理、虾壳和虾粪处理、氧气供应、冷库保鲜冷链于一体的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基地。
云南市场上的南美白对虾主要来自南方沿海省份,几乎都是冻虾,禄劝产的鲜虾面对着巨大的市场需求。“禄劝县城距离昆明城区仅1小时车程,我们有产地优势;禄劝水质好,出产的虾品质相当好。”刘永梅说,现在基地每天出货,鲜虾供不应求,从投产到现在,生产规模翻了一倍。“预计到明年春节之后日产150公斤鲜虾,年产量8吨。”
对虾养殖基地不仅让大山产出了海货,还带动了当地的就业。村民曹军欲2023年到基地上班,主要负责育虾苗、管理生产线,这份家门口的工作能给他带来3200元的月收入。刘永梅介绍,基地运营以来,为当地农户提供45个就业岗位500多个季节性用工,人均年增收3万至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