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6-25 11:16 浏览次数:
民国时期,福建省政府实行行政区督查专员制。现在的三明境域当时分属南平、仙游、长汀、邵武专署,此时的三元、梅列隶属于沙县。
1938年4月,省政府内迁至永安。省保安处、县政人员训练厅、三青团等党政军机构相继迁到三元、梅列。为了方便管理,福建省于次年决定以与永安相邻的三元镇为中心,成立三元特种区,辖三元城关、列东、列西等地,仍隶属于沙县。
由于三明特种区辖境小,财政入不敷出,于是将原沙县、永安、明溪3县属地各划出部分并入三元特种区,成立三元县。三元县全县土地面积为1031平方公里,人口大约为3.8万人,隶属于第二区。
1949年冬至1950年春,三明境域各地先后解放。1950年4月,福建省政府设立永安专署,下辖三元县、永安县、明溪县、清流县、宁化县、大田县、宁洋县、德化县(1950年10月27日划归晋江专署);南平专署下辖尤溪县、沙县、将乐县、泰宁县、建宁县。
此时,三元县划分为梅列、莘口、居阳、星桥四个区。现在的城关区域,在当时称三民镇,隶属三元县梅列区管辖。所以,“上世纪50年代,三元县里有个梅列区”是线年,成立三明县,隶属南平
1958年底,三明建委向省里提出三明建市的设想。时任省委的叶飞同志提出“全国正搞公社化,三明就称为公社吧”。1959年2月,在三明县行政区域范围内成立了相当于地、市一级建制的三明人民公社,其行政领导机构三明人民公社筹委会由三明重工业建设委员会与三明县人委合并而成(三明县建制被撤销),下辖城关、中村、莘口、岩前、雪峰、盖洋、夏阳、胡坊8个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三明称为公社后,工作中多有不便。特别是外出联系工作、订购设备、请求援助时遇到不少麻烦。外省的工作人员常常会疑惑“三明公社是哪一级的呢?”,许多人误以为三明搞的不过是些小企业罢了。1959年底,三明人民公社筹委会向省委打报告,要求将三明人民公社改为三明市,省里同意了并报中央。1960年1月,经中央批准,“将三明公社改建为三明市,将三明公社党委会改设为三明市委会,三明人民公社筹委会改为三明市人民委员会;1960年5月26日,国务院全体会议通过设立三明市(省辖)。
6月18日,省革委决定将尤溪、沙县、将乐、泰宁、建宁5县由南平专区划归三明专区,7月正式划入。至此,三明专区辖区扩大为1市10县。
4月,经国务院批准,将原地辖三明市改为省辖市,下设梅列、三元两个区;同时,撤销三明地区行政公署,将永安、宁化、清流、明溪、建宁、泰宁、将乐、沙县、尤溪、大田十个县划归三明市管辖。1984年,永安县撤县设市。三明市的十二个县(市、区)一直沿用至2021年初。
2月,省政府批复同意撤销三明市梅列区、三元区,设立新的三明市三元区;同意撤销沙县,设立三明市沙县区。目前,沙县区、新三元区陆续挂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