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企业新闻

行业新闻 企业新闻 常见问题

i·宁德] 三沙渔业的知青和他的城

发布日期:2024-05-28 16:37 浏览次数:

  1956年,福建省有关部门在三沙设立了闽东渔场指挥部,统筹管理全省渔业生产。1958年,福建省渔业公司在三沙建立,从此繁华了三沙,开启了一代人鲜明的记忆。

  同在1958年的上海,16岁的董爷爷偶然在街上看到“上海知识青年支援福建前线建设”的广告宣传。“我一看福建前线,热带的气候,挺好的,就召集了一些小伙伴,一起报名了。当时因为省属企业水产系统只有我们渔业公司,马尾啊厦门还没有搞,所以当时创外汇渔业公司还是算一个大户。”不知当时的少年是否会想到,这个决定,让他与这座城相遇,让他爱上这里,并让他与之相携一生。

  “渔业子弟都说普通话”这是三沙人对渔业公司的印象,在当时,这些渔业公司的职员们多是各大高校的毕业生,或者支援福建建设的技术骨干。

  那时的渔业公司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有电厂、罐头厂、冷冻、冷冻二厂、育苗室、造船厂、虾油厂等,总共两三千人。在生活方面也能自给自足,车队、派出所、医院、学校从幼儿园到中学都配备完整,俨然一座城中城。

  在董家奶奶的回忆中,当时罐头场罐藏的罐头,不仅有鱼虾海带,还有一些蔬菜。冷冻厂也有自己的人造冰用以产品保鲜。产品通过自己的码头出口到美国、加拿大、瑞典、日本等。在那个结婚“72条腿”、“三转一响”的年代,有着多种大型机械设备以及技术支持的渔业公司,繁华可见一斑。

  如今,随着国营企业体制的改革,三沙渔业公司规模逐渐缩小解体。虽然闽东渔场指挥部和三沙渔业公司渐渐撤离三沙,这座城的繁华亦不在,但董爷爷并没有一同撤离,而是选择留在这个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小城。异地他乡,早已在和岁月的磨合中,潜移默化是家乡。

  “现在剩下的人不到十户。他爱拍照,福建有山有海,这里很美,他很喜欢这里,喜欢就留下来了。”董家奶奶告诉我,他们一同支援福建渔业,相遇相识,相知相爱,不知不觉白了头,守着一座城,护着一个家,爱着一个人。他喜欢摄影、画油画,她喜欢跳舞和唱歌。他们有着各自的爱好,并彼此尊重着对方的爱好,一动一静,相得益彰。

  那个年代的人们爱的更加纯粹,多看一眼就羞涩,牵手是需要深思熟虑作出勇气,守礼却不死板。可一旦确定了一个人,终其一生执子之手,爱的就是这种不懂“变通”,这让爱情更单纯、更朴实。

  董爷爷的家里挂满了油画作品,有霞浦的,也有一些其他城市的,从小小少年到古稀之年,我想董爷爷应该深爱着这片土地的大海大山,在他的手里画里定格的每个瞬间,都是他眼中沉淀许久的最美的风景。

  记得当时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林梢鸟在叫。不知怎样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人说,爱上一个人,然后爱上这座城。那么爱上这座城,然后遇见爱人,相濡以沫,相携江湖,似乎是另一种更值得追求的小确幸。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