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5-25 13:26 浏览次数:
2022年2月,我市启动新一轮“委员河长”工作,选聘205名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担任“委员河长”,为三明生态文明建设献计出力。一年来,“委员河长”们眼里有河、心里有河,用脚步丈量大河小溪,共开展巡河1.29万人次,反映各类问题1435件,以实际行动打响“同心共守绿水青山”品牌。为表扬先进、树立典型,日前,市政协办、市河长办通报表扬了20名优秀“委员河长”。让我们一起走近这20名优秀“委员河长”,感受他们“履职尽责”的风采,了解他们“巡河问水”的故事。
累计巡河240次,巡河里程1201.68公里,发现上报问题21件,劝离野游人员10次17人,并先后6次进入全市“委员河长”巡河前二十名榜单。担任“委员河长”以来,王源文积极巡河问水,不断强化所辖濉溪水域岸线管控,牵头与行政河长、企业河长、生态管护队相互联动,构建起多元化管护模式,为闽江源头筑起一道生态屏障。
在长期的一线巡河护水中,王源文认真总结经验,将濉溪按南北走向分为2个网格片区,由2名“委员河长”挂片负责,积极建言环保站招聘成立生态管护队,建立综合管护模式,确保每片流域、每条沟渠有人管、有人护。
2022年,结合美丽建宁“三清双提”行动,王源文通过实地调研、收集社情民意信息,及时了解群众反映的河道问题,开展河道管理保护行动大排查,对沿岸违章建筑、私搭乱建、乱堆乱放等问题集中整治,及时清理沿河周边卫生、河坡倒树、河面漂浮物,全年拆除沿岸违章搭盖11处,完成旱改厕17户。
坚持每天至少巡河一次,每月至少到所负责河段(东溪高桥段)巡河一次,累计巡河330余次,行程达720多公里,发现问题100多件并及时上报。受聘担任“委员河长”以来,乐银姬一直以“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为目标,积极参与巡河、调研视察等活动,加强巡河履职技能的学习,严格按照“六个一”要求开展巡河,为保护河湖建言献策。同时,作为沙县区第三中学的校长助理,乐银姬课外组织学生开展河湖保护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提升青少年河湖保护意识;课内积极向学生宣传河长制工作重要性,采用“小手拉大手”的方式,通过学生把河湖保护理念带进千家万户,带动更多人爱河、护河。
守护尤溪河坂面段近30公里,每月巡河3次以上、200公里。去年,他带领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的大学生一起巡河,检测水质,并根据检测结果向有关部门提出切实可行的护河意见,通过河道综合治理,尤溪河坂面段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在巡河过程中,叶光兴一方面及时上报发现的问题,并积极配合帮助解决,有力监督河道污染和破坏河道的行为;另一方面,积极宣传爱护环境、保护母亲河等理念,有效提升群众“保护好尤溪河就是保护好自己家园”的思想意识。
累计完成巡河86天、128次、281.18公里、巡查时长7407.35分钟,排全县“委员河长”第2位。张水养扎实做到“六个一”履职要求,坚持常态化巡河,有力督导处理河道问题,及时反馈并督促相关部门整改,不断健全“联巡、联督、联治”的巡河新思路,保障良好水环境。他积极向群众宣讲河道治理目的和意义,介绍河道治理政策措施,普及河道治理知识,引导更多人关心、支持、参与到河道治理中,激发群众河道保护积极性与责任感,为河长制各项工作开展营造良好氛围。
累计完成巡河169天、249次、527.89公里、巡查时长10330.6分钟,有力推动全县河湖长制各项工作开展落实。一年以来,紧紧围绕“六个一”的履职内容,张运富积极开展责任河段沙溪“翠江”巡河工作,认真学习履职技能,坚持开展日常巡查,每月不少于一次到责任河段巡河,及时发现和上传巡河信息、撰写报告,跟踪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同时,他积极宣传爱河、护河知识,引导群众关心、支持、参与河流保护工作,为河长制各项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氛围。
巡河问水护路300余次,发现并上报问题100余件,整改落实率达80%以上。受聘“委员河长”以来,巡河问水已成为庄秀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始终如一地践行着。因为热爱,所以快乐。她兼任泰宁县级“委员河湖路长”第三小组组长,时常传递着快乐巡河理念,将巡河巡路与健身锻炼相结合,带领组员扎实做好“委员河湖路长”工作,全年组织委员联巡12次,开展“爱水节水护水从娃娃抓起”“地球母亲我的家 河湖保护靠大家”等护河督路宣传活动,推动河湖路保护宣传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为环境保护和建设美丽泰宁贡献力量。
负责挂钩建宁里沙溪,每月定期巡查相应河道,共开展巡河299次,巡河超过1810公里,均及时上报并督促整改涉河问题7件,多次入选全市“委员河长”巡河前二十名榜单,邱在超受聘“委员河长”以来,始终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市、县工作部署,开展巡河工作,努力当好巡查员、宣传员、参谋员、联络员、示范员。在巡河过程中,他积极结合县政协协商课题,深入一线调研视察,撰写报告建言献策,并主动向河道周边农户普及治水知识,宣传生态环保理念,为保护青山绿水贡献委员力量。
全年在巡河APP平台登陆77天,巡河44次,累计巡河452.87公里,发现并反馈河道河岸垃圾、安全隐患等问题6个。李美清所负责河段不在城区,途经桥下、供坊、俞坊、下窠、拔里5个村,全长15.36公里,在分管疫情防控繁重工作任务下,经常利用驻村、周末、节假日时间到沿线年中秋节,她在巡河中发现俞坊村阳坊桥头围栏有个缺口,马上疏散在围栏前嬉戏的小朋友,并立即通知所在村支部书记整治隐患,安装围栏。同时,她主动联系县政协、河长办,积极参加河长制工作各类培训、视察调研,全面提升履职能力,带动更多群众自觉参与爱河护河行列,努力保持所负责河段“水清、河畅、岸绿、景美”。
范晓玲经常在休息日、上下班途中以及工作之余到沙溪河旁巡河“把脉”,一路上“望闻问切”,及时收集、上报巡河情况。为更好履行“委员河长”职责,范晓玲结合巡河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委员河长”业务培训,并积极宣传爱河、护河知识,引领和带动更多界别群众参与到巡河工作中。在巡河过程中,范晓玲发现沙溪河城区段登记在册的17个入河排洪口、排污口,有9个存在黑水及油污进入沙溪河的现象,便积极开展调研,摸清黑水及油污主要来源,提出加强源头治理,完善雨污分流等建议意见,有效推动问题整改。范晓玲表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将带着感情和责任,继续履行好“委员河长”工作职责,保护母亲河,让水更清、岸更绿……
组织开展爱河护河宣传活动,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巡河护河活动;向身边的亲朋好友传播爱河护河知识;教育家庭成员养成节约用水、不随意丢垃圾和绿色出行习惯;带着企业党员一起参与河道清理志愿服务;在企业开展爱河护河知识专题教育,节水节电等标识随处可见。履职以来,林勇主动加强爱河护河相关知识和“委员河长”履职方式方法的学习钻研,坚持践行“脚底板”工作法,常态化开展巡河护河。他在手机里设置了一个“护河”闹钟,提醒定期到挂钩河段(大田县大南门至福塘桥段)进行巡查,当发现河段存在垃圾未清理等问题时,第一时间通过河长App反馈给河长办。在巡河过程中,遇到过群众不理解、不支持的情况时,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反复劝说,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到河道垃圾清理工作中来。
自担任“委员河长”以来,林建忠负责沙溪下洋河段(东岸),积极参与保护监督,用心守护一波碧水。他践行“脚底板工作法”,只要没有出差,就会抽空去河边走走,把每次1万多步的行走当成健身锻炼,把每次1小时的河道巡查比作欣赏风景,每天有去巡过,心里才踏实。
林建忠认真履职尽责,每次巡查都仔细察看水面上有无污水冒出、周围有无偷排直排现象等破坏河道生态行为,对发现的不文明现象及时拍照上传,并做好后续跟踪,努力做到“巡查到位、巡出成效”。在市区沙溪河段,存在“无证渔民”用渔网捕鱼现象,针对该问题,他向有关部门提交了《关于解决市区沙溪河段“无证渔民”撒网捕鱼的几点建议》,为加强水生态保护建言献策。他还组织开展九三学社三明市委“委员河长”巡河护河和“三明九三话题”等活动,两篇信息报道被社中央、社省委网站采用,进一步打响“委员河长”工作品牌。
眼里有河,心里有河。“巡河”已成为林建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当看到所反映的问题一个又一个得到解决,心里就特别的舒服。
自担任“委员河长”以来,罗汪充分发挥对家乡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全身心投入到管河护河当中,只要人在槐南,每天都要到河边走走看看;各河道上都能看见他的身影,辖区内的溪流旁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为改善水生态环境,增加群众幸福感,他积极争取完成总投资560多万元的槐南镇文江溪安全生态水系建设项目,为槐南镇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水环境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改善,河水清了,两岸绿了,鱼儿多了,村民在茶余饭后也多了一个好去处。
罗汪在日常管河护河中,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制定河道分类水质检测办法,对不达标河段实行1周1测等高频率监测,做到水质监测有的放矢,整改方向有章可循。在巡河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积极反映,推动解决。有一次,他在巡查中发现一户人家占用河道养殖家禽,第一时间上门耐心劝说,最终,养殖人同意更换养殖场所,并加入护河行动中来。在他的带动下,广大群众积极投入管河护河爱河行动,槐南镇河流面貌焕然一新。
自担任“委员河长”以来,柳建民认真履行“委员河长”职责,在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目标中勇担当、善作为。压实责任,创新模式开展沿河巡查。积极探索“人机结合”巡河模式,利用业余时间,运用无人机至金溪河各支流开展沿河巡查,有效解决险峻地带巡查难、汛期巡河风险大等问题,提升了巡河效率。依托微信工作群和三明河长APP等载体,及时收集、上报巡河情况。全年巡河126天147次、月均上报信息不少于6次,提出意见建议10余条。发挥作用,全力保障河道汛期安全。立足电力行业优势,将“委员河长”身份从个人向企业延伸,带动企业员工共同守护母亲河。每年汛期前后,牵头组织公司人员结合线路巡飞工作,同步开展水坝上下段污染情况排查,跟踪督促水电站及时清理坝头及坝下污染物,确保河道安全,累计跟踪督促污染物清理8处。示范带动,营造“爱护护河”的良好氛围。不定期组织电网志工开展河道清洁志愿服务,并结合五一、五四系列主题活动,带动职工家属开展河道生态保护宣传,呼吁群众参与爱河护河行动累计开展河道清洁志愿服务活动6场次,发放宣传单500余份。
担任“委员河长”以来,梁芝英深入践行习生态文明思想,全力推动“委员河长”工作落地落实,取得了较好成效。她负责巡护泰宁县北溪杉城至新桥河段,每天清晨或傍晚及周末总会到一线巡河,遇见乱倒垃圾的群众,及时劝阻;发现乱排污水,及时拍照反馈问题,跟进整改落实,2022年共开展巡河巡路活动300余次,巡查河段路段2000多公里。
作为市级“委员河长”和泰宁县级“委员河湖路长”第六小组组长,梁芝英积极牵头制定本组爱河护路活动计划,做到每月召开碰头会,组织委员赴新桥乡、大金湖景区、世界自然遗产展示中心沿线等地开展集体巡查和宣传活动。一方面,充分发动家人、亲友共同参与河湖路的宣传巡查和保护,引导身边人提高保护河湖路的意识。另一方面,结合岗位实际,以“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世界旅游日”等特殊节日为契机,积极策划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将“健康河湖、幸福道路”理念融入日常工作中。
去年3月以来,徐国文自觉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认真履行“委员河长”职责,加强对《沙县政协“委员河长”履职实施办法》的学习,积极参与区政协办、河长办组织的集体巡河、调研视察等活动,全年共巡河194次,巡查距离199公里,巡查时长60158分,微信群反映事件63件,参加5次集体活动。
徐国文坚持每个月到负责的豆士溪河道开展巡河,发现问题及时通过微信上传至区河长办,切实维护河水环境健康。除了在所挂河段巡河外,有经过其它县域河流,他也会下意识地看看当地河段的水质情况,巡河已经成为他的一项常态化工作。他积极宣传河长制工作的重要性,在公司员工会上,普及珍惜水资源、爱护水资源知识,强化公司员工保护河湖生态的意识,引导他们增强环境保护理念。
自聘为“委员河长”以来,陈玉音认真学习习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履行“委员河长”职责,投身治河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当好参谋员,主动参加治河调研活动及河长会议,现场听取河长报告工作,并就河道整治、巡查监管等提出意见。如改进城市生活污水直排入河问题、加强全民共治宣传力度问题等。运用智慧赋能,当好巡查员,坚持按时巡河,到责任河段实地察看,并将检查到的河道情况通过“三明河长”巡河APP上报。2022年共巡河60余次,巡查时长位居前列,发现问题上报5件。如在巡查时发现一处圈地圈养家禽,通过巡河APP上报并及时得到解决。发挥代表作用,当好联络员、示范员,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和“委员河长”双重职责,积极听取群众意愿、了解群众需求、做好沟通宣传。针对群众反映的河道无护栏、河道种菜等问题,第一时间向上反馈并得到解决。从自身做起,做好表率,维护“委员河长”形象。耐心为民调解,当好宣传员,充分发挥社工专长,积极与群众沟通,特别是在河道“清四乱”、督查整改过程中,涉及到群众利益的,能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和劝导工作,争取群众的积极配合。
自担任市“委员河长”以来,陈志仁认真履行“委员河长”职责,积极主动开展巡河护河,对发现的河道河岸垃圾、排污入河等问题,及时反馈给乡镇河道专管员处理,做到问题解决在基层,一年来在巡河APP上登陆60多次,反馈问题4个。
他积极参加调研,参与了九龙溪沙芜养鳗场尾水处理问题调研,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意见。结合本职工作,主动宣传指导渔业养殖户规范处理养殖垃圾,积极引导河边钓鱼人员自觉将垃圾带走。清流县嵩口镇沧龙村养鳗场尾水排放,亚硝酸盐超标排放导致魏成吉鱼塘死鱼,他第一时间和乡镇专管员到现场取证,积极沟通协调,同时运用自身养殖渔业经验,指导其处理尾水,进行稀释、降解,三天后恢复了正常,最后报县水产局指导加装尾水处理设备,做到尾水达标排放。清流县嵩口镇采砂船靠近沧龙村鱼塘挖沙,危及鱼塘堤坝安全,他第一时间上前制止,保护了堤坝,同时将情况上报了县检察院生态科,县检察院生态科高度重视,日常派相关人员早、晚开展巡逻,维护堤坝安全。
陈爱华于2022年2月被选聘为市级“委员河长”,主要负责明溪县渔塘溪河段。一年多来共开展巡河50余次,拍照记录90余张,巡河公里数达到了300多公里,通过日常巡河发现问题16个,问题解决率高达90%。
一年多来,巡河问水已成为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心里始终装着巡河的事,经常挤出时间或利用节假日进行巡河,在巡河过程中,遇到垂钓者、往河道扔装修垃圾者进行劝导;多次劝导小孩子不要在无防护的河边嬉水和在鱼塘溪河道边种菜等行为。在一次巡河中,她发现鱼塘溪南山遗址河堤塌方影响行人安全,存在安全隐患,及时拍照上传巡河app后台,并及时向水利部门反映,塌方河堤得到了及时修复。
她不定期开展护河活动,组织部分“委员河长”开展清理河道垃圾工作,保持了城区河道的整洁美观;组织开展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护河我先行”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清理河道垃圾和河面水浮萍,以实际行动倡导护河理念;组织开展以“巾帼护河展风采,助力生态显担当”主题的活动,制作10余个通俗易懂的护河宣传展板进校园进行宣传;积极参加巡河问水调研活动,提出建议意见,形成《关于完善日月溪管理的建议》的提案,为保护明溪城区河道贡献力量。
自2022年担任澜溪河“委员河长”以来,黄燕平坚持打卡巡河制度,采取实地巡查和听取周边群众反映相结合的方式,每周至少一次对所管辖河段进行全覆盖巡河,全年累计巡河245次,巡河里程1555.98公里,巡河次数、公里数7次进入全市前二十名,受市河长办通报表扬。
他坚持常态化督河,围绕是否存在“垃圾围河”、河水是否受到污染、入河排水口设置和排水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四乱”问题、是否有偷排偷放和非法采砂等行为进行监督。发现搭建的莆炎高速临时便桥未及时拆除,妨碍河道行洪安全,他多次和施工单位项目部、县河长办、县政协“委员河长”办公室、县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等部门沟通,开展专题调研协商,促使该便桥在2022年主汛期前拆除,做到发现问题当场反应处置,全年共发现河道管理问题12个,均圆满落实解决。他坚持做好河道治理宣传引导,积极组织乡村干部、党员、志愿者开展河湖保护和水资源节约利用等宣传活动,提高村民对河湖保护工作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为构建全社会关爱河湖、珍惜河湖、保护河湖的好氛围作出了委员贡献。
一年来,魏国桢在巡河APP平台登陆200多天,巡河300多次,反馈河道河岸垃圾、排污入河、破坏生态等问题37条。
他积极主动参与县政协、河长办组织的调研视察、监督巡河活动。在调研视察中,他总结了河道垃圾水面挡网、分段清理、机械打捞等实用方法,并进行大力宣传推广,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制作了《护河行动倡议书》并摘录河湖治理宣传标语,将倡议书明白纸发放给群众,对河湖保护进行反复宣传,引导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到巡河护河中来。针对群众乱扔垃圾、农民丢弃农药瓶、钓鱼爱好者丢弃垃圾、养殖户污染防治不到位等问题,他总是不厌其烦反复宣传引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越来越多群众参与了河湖共治。里田乡廖坊村有一家生猪养殖场,他主动联系乡分管领导,商议解决对策,督促养殖企业采取猪舍免冲洗、粪尿干湿分离、堆粪发酵等模式,从源头减少污染量,经沼气池发酵后的沼液通过管道输送至种植基地进行资源化利用,实现养殖污染零排放,有效防止该猪场可能造成的污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