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行业新闻 企业新闻 常见问题

三明建宁:“生态蒲公英”法护闽江源2023-10-29

发布日期:2023-10-29 18:44 浏览次数:

  东南网3月30日讯(本网记者 肖晓敏 通讯员 陈震 刘国文 傅晓婷 文/图)“大叔,野猪是三有动物,可不能随便捕杀哦!”“小朋友,告诉爸爸妈妈不可以抓石蛙!”“我家农田里可以种树卖吗?”“什么是生态红线日,三明市建宁县均口镇,普法“摊位”前有不少群众驻足咨询,走近一看原来是建宁县司法局联合均口镇政府、县自然资源局、水利局、林业局等部门工作人员采用“现场解说+答疑”的方式,为群众献上一场“生态普法大餐”。

  近年来,为将“法治之源”注入闽江正源,建宁县积极探索实施“1+4+N”生态普法模式,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持续打造“法治江源”“法守红线”“法护湿地”“法绿矿山”4个普法阵地,积极动员“村干部”“法律明白人”“网格员”“生态管护队”等N个普法主体组成一支“生态蒲公英”普法志愿者服务队,力求“蒲公英”法治之种播撒于闽江正源大地。

  坐落于建宁县均口镇的福建省富强石材有限公司,是一家花岗岩开采的专业石材公司。

  为了改变人们眼中花岗岩矿山“脏、乱、杂”的印象,富强石材积极践行“1+4+N”模式的核心,率先将厂内工人培养为矿区“生态蒲公英”,从开发初期便有意识、有规划引导矿工将泥土与废石头分开堆放,覆土植树,做到复绿矿山与原始生态林融为一体。此外,强化污水处理,构建综合性矿山污水处理站也是生态保护的一个重要环节。

  截至日前,厂内半山腰建成的3套污水处理系统每天污水处理能力达2300吨,远超废水生产量的2倍,真正实现了“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2月24日,在闽江源国家湿地公园,踏春赏花、拍照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当天,“生态蒲公英”服务队正在开展主题为“法护美丽湿地 泽润绿色建宁”宣传活动。“我们经常带孩子来湿地公园转转,这两年来政府对生态环境非常重视,希望你们能多宣传一些保护生态的法律知识。”游客赵大姐对“生态蒲公英”队员说。

  除了将焦点放在游客身上,“生态蒲公英”也广泛地与当地村民交流,提醒村民在湿地范围内从事旅游、种植、水产养殖等活动,应当避免改变湿地的自然状况,强化对湿地保护意义及必要性的认识。

  据了解,除开展相关宣传,建宁县还将以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为契机,联动司法局、法院、林业局等单位,探索生态修复义务纳入社区矫正工作,在闽江源国家湿地公园成立“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基地”,针对社区矫正对象中因犯失火、盗伐林木、非法狩猎罪等服刑对象,要求其从事复植补绿、增殖放流等工作,实现“惩治犯罪”和“修复生态”的有机统一。

  今年3月,“生态蒲公英”服务队来到闽江正源,为村干部这类普法“关键少数”对象送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书籍。

  建宁县司法局负责人邱春祥说,强化法治护航闽江正源“最后一公里”的责任和意识是生态普法模式的重要环节,司法局除了在村干部、“法律明白人”等队伍中“下苦功”,将普法的神经末梢深入田间地头、门户路口也是重中之重。

  为此,“生态蒲公英”服务队常常走村入户,耐心地向群众宣传水源保护相关知识,教育群众增强水资源保护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引导群众成为闽江源保护的传播者、实践者、示范者。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