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7-08 12:54 浏览次数:
在辛冲街辛冲村的高效设施渔业鱼苗养殖基地,占地120亩的现代化养殖水域内,56个圆形圈养桶整齐排列。这里,20万尾鲈鱼鱼苗正在欢快地游动着。4月13日,记者走进这个生机勃勃的地方,见证了一幕幕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这些鲈鱼苗由基地自主培育,凭借其优良品质成为了市场上的抢手货。“今天我们销往麻城5万尾鲈鱼苗,一尾价格1.45元。”辛冲村支部石建军在现场指挥着鱼苗装车时介绍道。他强调,运输过程中水温控制至关重要,确保鱼苗成活率的关键细节是运往水箱的水温和基地水桶网中的水温差不能超过5℃。
工人们手持特制工具,动作轻柔熟练,小心翼翼地将鱼苗从圈养桶中捞出,装入特制的运输箱。每个箱子大约承载着三四百斤、万尾左右的鱼苗。据了解,鲈鱼市场价在17元一斤左右,基地的鲈鱼养殖年产值可达300万元,销售范围覆盖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武汉周边地区,如麻城、红安、黄冈等地。
石建军透露,基地自育鱼苗的背后有华中农业大学的技术支撑。专家们定期前来指导,从水质调控到鱼苗病害防治,都给予了专业建议。此外,基地还希望逐步打造以育苗为主体的产学研基地。高效设施渔业特别适合鲈鱼苗培育,作为淡水鱼优质鱼类,市场销售前景广阔。从水花开始培育到成功,鱼苗成活率达到30%以上。
近年来,辛冲村通过“建+合作社”模式,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近20万元的收入让村子发展更具底气,还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据统计,全村359户,户均增收2000元。70岁的石大爷在基地工作了4年,每天负责守鱼工作,他笑着说:“年纪大了,回家后正好合作社有活儿干,能赚点钱,补贴家用,一天能有一百多块钱的收入,已经心满意足了。”
基地计划4月底启动第二批鲈鱼苗培育工作,预计产量50万尾。拥有3000立方米的现代化养殖水体,完全能够满足规模化育苗需求。2025年计划实现300万尾的育苗目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以优惠价格供应市场。谈到未来发展,石建军信心满满。
这一项目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为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辛冲村的成功经验为其他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借鉴,展现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