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行业新闻 企业新闻 常见问题

吕宝花:打造一条高科技的现代化渔业发展道路

发布日期:2023-12-15 22:33 浏览次数:

  大众网东营·海报新闻1月25日讯(记者 于莹心 李乃馨 唐梦琳)渔业是东营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在今年的两会上,东营市政协委员、景明水产的总经理吕宝花带来了一份关于推进东营市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在吕宝花看来,渔业是东营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目前,东营市渔业增养殖面积198万亩,渔业资源丰富,黄河口大闸蟹知名品牌、海洋牧场、休闲渔业基地建设及工厂化养殖成为东营市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东营市发展现代渔业潜力巨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技术设施落后,渔业整体生产水平不高,养殖模式老旧,养殖工艺粗糙,技术落后,大部分养殖户缺乏先进生产理念和技术,仍采用传统粗放型养殖,多数未使用养殖尾水处理技术和设施,还会产生一定的环保压力。渔业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渔船等装备老旧、能耗高,远洋捕捞能力弱;

  加工水平低,产业链条短,产业吸引力降低。东营市水产品价格受市场影响大、行业效益低。产业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低。东营市本地渔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不大,知名度不高。在新的环保要求下,部分养殖区划入生态红线范围,渔业生产空间受到挤压,养殖用地、水、劳动力资源锐减,影响了渔业发展的前景;

  人才队伍力量薄弱,研发服务能力不强。缺乏水产养殖专业高级技术人员,导致研发能力弱,水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低;中小企业融资依旧困难。是中小企业融资依旧困难。

  为此,吕宝花建议加快推进新技术、新模式应用,增强渔业发展内生动力。发挥市场的作用,吸引各类要素向渔业集聚;政府加强引导和政策扶持,引导渔业生产者采用鱼菜共生模式、稻渔综合种养等先进养殖模式;鼓励渔业科研机构加强优良品种研发,实现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

  建立产业化发展体系,提升产业化发展层次。培育一批渔业产业化联合体,依托水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的突破,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带动力。鼓励科研机构与渔业主体开展产学研合作,提升产业发展层次。

  打造一支合格的人才队伍。出台系列鼓励政策,培养一批技术创新和模式引领的高素质多技能复合型人才;从教学抓起、从渔民抓起、从企业中推举,打造一支扎根基层、服务产业的“一懂两爱”的现代化渔业人才队伍。

  严格保护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加强政策保护,坚持休渔禁渔制度,完善捕捞业准入制度,促进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强化增殖放流、建设海洋牧场、投放人工鱼礁等措施,加强水生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建立健全渔业生态补偿机制。加强投入品管理,减少养殖污染,共同建设水域生态文明。

  创新金融模式服务中小企业。利用好金融改革工具,用新技术、新模式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力度和支持,帮助中小企业突破发展瓶颈。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