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1-14 22:25 浏览次数:
淡水白鲳学名短盖巨脂鲤,原产南美亚马逊河,为热带和亚热带鱼类。淡水白鲳(以下简称淡水鲳)具有食性杂、生长快、个体大、病害少、易捕捞、肉厚剌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在扩大池塘养殖对象,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方面是一种有价值的鱼类,幼鱼阶段还可作观赏鱼。
淡水白鲳于1982年被引入中国台湾省,之后人工繁殖成功,开始在淡水鱼塘推广养殖。1985年从台湾省经香港引入广东省试养,1987年获得人工繁殖成功,以后逐渐推广全国,成为年产量最高的名特品种之一,2022年我国淡水白鲳养殖产量43181吨。
淡水白鲳商品鱼养殖一般采用池塘单养、池塘混养和在鱼种池中套养三种养殖方式,其中单养时管理方便、经济效益较显著。目前国内养殖区域集中于中国南海、东海和台湾海峡等海域,养殖省份主要为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山东等。
2022年我国淡水白鲳养殖产量43181吨,其中广东省淡水白鲳养殖产量17640吨,占比全国产量40.9%;广西省淡水白鲳养殖产量15016吨,占比34.8%;江西省淡水白鲳产量4108吨,占比9.5%。
共研网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淡水白鲳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共十二章。报告首先介绍了淡水白鲳行业定义、商业模式、产业壁垒、风险因素、产业特征及研究方法;接着在综合行业PEST环境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市场淡水白鲳产品产销、规模以及价格特征做了重点分析;然后对于淡水白鲳行业本身或相关产业的贸易态势、经营状况进行剖析;随后对淡水白鲳行业产业链运行环境、区域发展态势、行业竞争格局、典型企业运营等几大核心要素进行了逐个分析;随后报告对2023-2029年间淡水白鲳行业供需、价格、规模、风险、策略做出来科学严谨的预判。您若想对淡水白鲳行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淡水白鲳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