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企业新闻

行业新闻 企业新闻 常见问题

“智慧渔场”打造“蓝色粮仓” 深远海里忙收鱼

发布日期:2024-10-08 10:44 浏览次数:

  5月1日12时起至9月1日12时,我国北纬35度以北的渤海和黄海海域进入海洋伏季休渔期。为了保障优质水产品供应,近年来,我国加快发展深远海养殖。眼下,沿海地区投放的深远海绿色智能大型养殖装备正在高质高效推进今年的渔业生产。

  在山东长岛南隍城岛东部海域,“经海七号”养殖平台的深水养殖网箱里正在出鱼。“经海七号”一次养鱼量可达200万斤。今年以来,这个平台已经出鱼12批20多万斤。

  在渤海莱州湾的这家养殖企业,经过陆海接力养殖的斑石鲷鱼这几天也正在收获。这些鱼在陆地上的养殖工厂生长到一定尺寸后,再转移到“蓝钻一号”深远海大型管桩养殖围栏里,在这里生长6个月,到了冬季又被接回到养殖工厂,实现了一年四季鱼都可以在良好的环境中生长发育。

  与传统养殖方式相比,深远海养殖设施装备更先进、养殖技术更领先、产业链也更加完备。“经海七号”养殖平台是全国最大的深远海养殖平台。那么在深远海到底是如何进行养殖的?

  在平台上,记者看到,各种传感器、水下水上摄像头、雷达信号传输管线随处可见。控制室里,工作人员可以实时获得养殖水域的相关信息。

  山东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平台养殖中心经理刘玉磊介绍说,在养殖平台,他们光摄像头就安置了50多个,这些摄像设备可以给鱼扫描、拍照。就连每条鱼的大小、重量都可以追踪拍摄,以此判断哪条鱼达到了可供捕捞的标准。

  而远在几十公里外的陆地大屏幕,管理人员坐在办公室也能同步获知养殖平台的生产情况,并适时进行指导。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