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11-20 13:12 浏览次数:
今年的高考比以往来的更晚一些,小暑至,夏繁盛,请各位考生多注意防暑!!!
在我们闽南志(北京)文化交流中心的院子里有一棵号称是西梅的李子树,从初春的满树繁花,到立夏的绿意盎然,再到小暑的成熟采摘(这个号称西梅的李子十分的美味,皮薄肉厚,汁多味浓),时光飞梭,好在我们一直在记录,记录着属于这棵李子树的骄傲。
关羽在后世成为忠义、财神的化身,逐渐成为了人们的保护神和商业神,人们对关羽的崇敬千年不衰,尤其在闽南地区颇为兴盛。关帝信仰随着闽南人的迁徙去到了世界各地,成为了海内外华侨华人联络的纽带。
“一方水养一方人”,靠海的闽南地区,江河密布,海岸线蜿蜒,河流淡水与海水交汇处,水产资源十分丰富。在长久的日子里,风土物性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闽南一地的口味偏好:人们爱河鲜也爱海鲜,爱新鲜的水产,也爱晒干的干货。
图为拍摄于蟳埔的小鱼干,经过时间的酝酿,太阳的温热揉进了腥咸的海水,也揉进了鲜美的鱼肉里,这样的小鱼干,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鼓浪屿上的巨石,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作品,而历朝历代各文人志士所题,也使得这些巨石成为了人文盛景。这些摩崖题刻不仅是巨石上的艺术,也是镌刻着的历史。
图为日光岩上的水操台遗址,因明末清初郑成功时,在此修城筑寨、演武练兵、操练水师,故得名“水操台”。巨崖上“闽海雄风”每字高1.58米、宽1.50米,饱满酣畅,刚劲有力。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简称“海交馆”,是坐落于泉州的一座海事博物馆。以反映古代海外交通、海上丝绸之路,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经济、文化交流为主题。早在宋代,福船(福建沿海所造木帆船的统称)便以“海舟以福建为上”成为木质帆船时代的典范。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主要采用的也是福船。海交馆里展示有宋代古船,成为“海丝”印记。
今天是第16个中国航海日,也是郑和七下西洋615周年纪念日。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每年7月11日被确立为中国“航海日”,作为国家的重要节日固定下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中国的实施日期。
永春岵山荔枝是福建名产。早在宋时,时任泉州太守的政治家、书法家蔡襄,就把岵山荔枝列为名种,载入其关于荔枝的专著《荔枝谱》。岵山荔枝“树美、味甘、核小”,果肉剔透细腻,丰盈多汁。“岵山晚荔”这一品种,在2017年被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