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7-31 21:29 浏览次数:
在龙口市龙港林立海产养殖场,当工作人员将糠虾饵料制成的一块块饲料投入饲养池时,平静的水面瞬间激起波澜,散落在池中各处的膨腹海马集结成群,纷纷前来争食。在一个个清澈的养殖池里,海马大小不一,大的约有20cm-30cm长,小的只有2cm-3cm长。
“我们去年4月开始与威海一家公司开展膨腹海马苗种繁育与产业化推广合作,双方共同组建科技研发团队,引进膨腹海马亲本2万尾,进行规模化苗种繁育实验,并在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人工繁育及养殖规模化,苗种成活率达90%以上,5-6个月就可实现工厂化养成。今年,我们产出的成品海马已经初见效益。”龙港林立海产养殖场总经理王树林介绍说。
海马是重要的海洋药源生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据悉,我国市场海马年需求量在200吨左右,国内人工养殖海马目前只占5%左右的份额,市场缺口巨大,产业前景十分广阔。膨腹海马的规模化产业化繁育与养殖为龙口市海水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龙口市水产养殖的新成员不仅有膨腹海马,还有虾夷马粪海胆。在龙口市三宝渔业养殖合作社育苗场,一粒粒虾夷马粪海胆苗游弋在水温20℃-22℃的育苗池内,怡然自得地舞动着周身的软刺。三宝渔业养殖合作社总经理衣成才介绍:“合作社在市海渔局的指导和扶持下,通过与域外水产开发公司搭建的区域协同、共享创新平台,掌握了海胆室内人工育苗技术,成功培育出300多万粒虾夷马粪海胆苗。这批海胆苗平均壳径达1.3厘米,最大个体达1.7厘米。从6月开始,已有一大批壳径在1.5厘米以上,达到出苗规格的海胆苗,陆续售往大连、威海、长岛等地,预计10月前将销售一空。”
虾夷马粪海胆因其外表酷似马粪而得名,属于棘皮动物门海胆纲,和海参、海星是近亲,原产于日本北海道及以北沿海,适应海水温度-1℃-25℃,是三大顶级海胆之一,营养价值高,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等含量丰富,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且口感浓郁甘甜,深受市场欢迎,是近年来北方海水养殖新宠。
优良水产苗种的引进,使龙口市水产养殖品种更加丰富,调整了水产养殖结构,促进了渔业产业提质增效。近年来,龙口市在水产养殖、育苗等方面持续发力,积极探索适合当地海水养殖的新种类和新模式,大力普及和推广工厂化养殖、高质高效养殖等水产养殖先进技术,持续加强海洋产业与科技融合,加大力度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龙头企业,努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现代渔业产业体系,为助力海洋蓝色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王军华 胡光强 刘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