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行业新闻 企业新闻 常见问题

晋江市闽南水产泉州水海产品出口创新高 将一条

发布日期:2023-11-17 13:21 浏览次数:

  泉州水产出口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图为一家企业员工正在加工鱿鱼。(林劲峰 郭晋翔 李惠军 摄)

  一条鱿鱼,一撮紫菜,在闽南人家的餐桌上,这不过是近海居住的一点点福利。然而,正是这对组合成就了当下泉州水海产品出口的“明星”效应。泉州检验检疫局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泉州鱿鱼、调味紫菜出口额双双突破千万美元,后者更是出现近200%的同比增长。除了海洋的馈赠,人们更应看到经营者自身的努力:做透、做好一个单品,降低成本,或是调整方向、创新产品,提高利润,这些都成为成功的范本。

  昨日,晋江市闽南水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施性江刚送走几位贵宾——从公司决定延伸鱿鱼产业链以来,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的专家教授们便成为这里的常客。最近,为了讨论从鱿鱼内脏、鱿鱼皮这些废料里提取食品添加剂的生产方案,他们已多次碰头。

  “就这一条鱿鱼,把它身体上能利用的部位都利用起来,成本控制下来,利润自然就上去了。”施性江将他的生意经娓娓道来。做了十多年的鱿鱼生意,同样是出口冻鱿鱼,学问却大不相同。根据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切分鱿鱼身体不同部位,将鱿鱼正身出口,而将不受外贸市场欢迎的鱿鱼头销往国内市场。算起来二者市场价差并不大,施性江第一次尝到了“变废为宝”的甜头。

  “但还有一个问题,鱿鱼内脏怎么办?如果不请人处理,这些内脏一天就会变质发臭。”在水产品加工厂里,每天几大车内脏被当做废料运出再正常不过了。2008年左右,本地水产企业开始依托高等院校及相关研究所开发鱿鱼内脏、鱼皮的初级提炼技术,经过初级提炼的鱿鱼废料可以作为鱼虾饲料添加剂,现在,这种产品已成功投入市场。每2.5公斤鱿鱼就可提炼出约0.5公斤的添加剂,行情好的时候,一吨添加剂可以卖到8000元左右,广销于广东、浙江一带的养虾户。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