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企业新闻 常见问题

关注我省水产养殖,水产养殖信息网

发布日期:2024-07-15 10:07 浏览次数:

  随着黄河梯级水电站的不断建设,我省可以发展水产养殖业的水面大幅度增加。一些群众承包了水面,搞起了水面养殖,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勤劳质朴的群众,用双手在清清的黄河水中,养出了致富的“金娃娃”。

  10月21日,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苏志村的韩晓鹏刚刚把新买来的虹鳟鱼苗放入网箱中。前不久,他的一批成品鱼被西宁的买家拉走,每斤虹鳟鱼卖到15元,每斤金鳟鱼卖到18元。他告诉记者:“今年养鱼的利润有七八万元,比干餐饮挣得多。”

  今年34岁的韩晓鹏原本在沈阳开拉面馆,“我的拉面馆就在东北大学的门口,开了有8年了。”两年前,他回到家乡看到家门口的苏志水库水质清澈,想到自己曾经在鸭绿江上看到过有人在用网箱养鱼,就也思谋着在这里养鱼。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他发现虹鳟鱼和金鳟鱼比较适合在这里养殖,于是回到家乡投资养鱼。还处在起步阶段,他只请了两个小伙子帮忙,鱼的养殖、管理和销售都是自己在做。

  在苏志水库的水面上,韩晓鹏的20个网箱连在一起,也颇为壮观。又到了给鱼喂食的时间,记者征得韩晓鹏的同意,和他一起撑着铁皮船来到了网箱上。

  “鳟鱼要吃这种特定的饲料才能长得好,身体两侧有彩虹条纹的叫虹鳟,这种全身金色的叫金鳟。”韩晓鹏说。鱼食一撒入水中,就有成群的鱼儿跃出水面争抢。在高原能看到这种情景,也算是一件稀罕事。

  韩晓鹏一边喂鱼一边介绍,“这里是一个弯道,黄河的主航道在前面,所以水面比较平静,适合养鱼。鳟鱼还是比较好养的,一天定时喂食三次,这里的水质比较好,鱼得病的概率相对较低,这一年来鱼几乎没有得过病,好养得很。”

  在查汗都斯乡新村黄河苏志电站库区,有一个海东地区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基地的主人叫韩文华,从2007年开始,他自筹资金在这里建了8个网箱。如今,三倍体虹鳟鱼已经试养成功。

  据循化县渔政管理站站长韩国忠介绍,三倍体虹鳟鱼是四倍体虹鳟鱼和普通二倍体虹鳟鱼杂交产生的虹鳟鱼,具有生长周期短、成本低、肉质好的特点。三倍体虹鳟鱼的试养成功,为今后开展冷水鱼的规模化养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韩文华的养殖基地还带动了周边的10户农户致富。一位姓马的村民说:“小伙子来这里养鱼,给我们也带来了致富的信息。出鱼的时候,村里不少人都到他的养殖基地打工,能在家门口就找到活干,比到外面挣钱好,还省了路费。”

  查汗都斯乡新建村还有一家由村委会牵头办起来的水产养殖公司。在那里,记者见到了生产队队长韩海比。上了年纪的韩海比说:“我们这里人多地少,不少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挣钱,家里就剩下老年人、妇女和孩子。现在,家门口的水库里也能养鱼,养得好了可以让年轻人也回来干,就不用外出打工了。”韩苏力马乃就是被父亲从青岛叫回来,回家乡做水产养殖的。

  循化县渔政管理站站长韩国忠介绍,循化依托水域资源优势加快生态养殖,截至目前,已投资建成了新建村等5家水产养殖基地,水产养殖面积达2200亩。

  目前,水产养殖从业人员30多人,以鱼类(大红虾、螃蟹)为主,逐渐形成养殖、垂钓、休闲、餐饮、旅游为一体的多元化经营模式,不少农民实现从农民到渔民的角色转变,使渔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

  与循化相邻的化隆回族自治县,近年来充分利用11万亩清澈无污染,终年水体温度20℃以下的水域面积,大力发展高原黄河冷水鱼网箱养殖,有力地促进了沿黄地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高原黄河冷水鱼网箱养殖产业初具规模,并逐渐成为沿黄地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截至目前,化隆沿黄库区已设置网箱养殖面积13.8亩,引进金鳟、虹鳟、三文鱼、花斑裸鲤等26.3万尾,其中:金鳟、虹鳟24.8万尾、三文鱼0.5万尾、花斑裸鲤1万尾,已完成捕捞产量8.5万公斤,产值达221万元,纯收益66.3万元,是种植业收入的百倍。

  在化隆县群科镇向东村,村民马木海买说,2009年,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他回乡投资202万元(其中财政扶持资金100万元)在本村所属的黄河水域搞起了52个网箱,投放了从互助土族自治县南门峡购进的10.4万尾金鳟鱼和虹鳟鱼,目前,鱼的体重达到200多克,体重达到0.6公斤左右就可以上市,市场售价每公斤24元左右,这种鱼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谈起化隆县水产养殖的转型,化隆县水产站副站长李建忠说,网箱养殖虽前期投入大,但成活率高,见效快,适宜在黄河水域网箱冷水养殖业的发展。2008年,化隆县争取科技扶贫资金8万元,在甘都西滩村搞了12个网箱养殖基地,当时投放了2万尾金(虹)鳟鱼,经过一年的饲养,产值达到36万元,净收入达到9万多元。

  未来五年,化隆县将通过资金扶持和提供优惠政策,让更多的农户发展水产养殖,使网箱养殖面积达到100亩,1800个网箱,进一步优化水产养殖的品种和结构。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