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行业新闻 企业新闻 常见问题

第五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周志刚教

发布日期:2024-07-05 11:27 浏览次数:

  本项目分别研究高脂饲料背景下,饲料中添加丙酸钠(sodium propionate,SP)和乙氧基奎琳(ethoxyquin,EQ)对鱼体效应与作用机制,以及养殖鱼类肠道微生物易位对水产养殖及水产品食品次生生物危害的发生机制。首先,在前期发现高脂饲料背景下防霉剂丙酸钠会导致鱼体肠道损伤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机制上表明丙酸添加导致超氧化物歧化酶2(superoxide-dimutase-2,Sod2)丙酸化引起的肠道氧化应激,以及诱导肠道菌群组成的变化。并且进一步在罗非鱼和虹鳟上明确了高脂饲料背景下丙酸钠对鱼体肠上皮屏障、肠道菌群及易位微生物的负面作用。另外,评估了我国高脂饲料伴随性高剂量EQ次生生物危害。明确了高脂饲料背景下EQ对罗非鱼肠上皮屏障、肠道菌群及易位微生物的影响,以及进一步表明添加SP饲养的罗非鱼鱼肉会造成无菌小鼠食品次生生物危害,为推动我国颁布饲用EQ禁令提供了理论依据。项目澄清了高脂背景下SP和EQ的鱼体致损机制以及可能导致次生生物危害,为水产养殖从饲料到餐桌的安全生产提供理论支撑。依据本项目研究成果及团队其他研究基础,获批建设“国家畜禽水产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北京)”,以及获得“2022—2023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科学研究类成果一等奖”。

  2002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工作,期间,2004年11月至2006年11月在汕头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5年1月被聘为副研究员;2010年1月被聘为研究员。2024年4月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

  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水产微生物与饲料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渔业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科英才领军人才A类入选者。水产学经典期刊

  Aquaculture副主编,2020—2023连续获得畜牧学中国高被引学者称号, H指数56。兼任: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微生物生态与资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常务理事、水产营养专题组主任、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委员、科创中国微生物种业资源科技服务团成员。

  研究方向为消化道微生物与宿主互作。研究成果曾获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2023年)、第二十一届中国专利优秀奖(2019年)、福建省技术发明二等奖(2017年)、大北农科技成果奖一等奖(2015年)。申请中国发明专利54 项,PCT专利5 项,其中35 项已授权(含3 项PCT授权),转让15 项。发表学术论文220余篇,其中SCI收录120余篇,收录期刊包括

  为提高我国食品营养与安全科技自主创新和食品科技产业支撑能力,推动食品产业升级,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食品杂志社将与湖北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华中农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湖北民族大学、江汉大学、湖北工程学院、果蔬加工与品质调控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食品化妆品检验所、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食用油质量与安全)、环境食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同举办“第五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会议时间:2024年 8月 3—4 日,会议地点:中国 湖北 武汉。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