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12-20 19:23 浏览次数:
10月27-29日,第25届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在山东省青岛市红岛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成功举办,展出内容则涵盖了水海捕捞产品、养殖产品、养殖设备及技术、水产加工及冷冻冷藏设备和鲜冷物流链等多个板块。本届渔博会吸引了自亚洲、欧洲、美洲及大洋洲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970余家企业参展,展会展出面积10万平方米。青岛启航深远海智能化网箱整装装备产业链在博览会中大放异彩,为博览会上的参展商与参展观众提供了海洋牧场的创新思路与配套解决方案。
日前,山东省发布《现代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方案》,提出以“新技术、新装备、新业态、新模式”为手段,促进海洋牧场产业智慧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实现从浅海向深海、从近岸向离岸、从单一向多元、从传统向现代的“四个战略性转变”,推动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海上粮仓”,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山东方案”。 从2003年起,青岛启航网箱深耕于推广深海抗风浪网箱的研制,至2017年成功申报国家十三五“深远海智能化网箱整装装备产业链协同创新示范项目”,促进了深远海养殖网箱在智能化、系列化、产业化的发展,为未来海洋养殖模式的创新趟出了一条新路子。
历经18年,青岛启航网箱已然“领跑”海工装备新赛道。作为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启航网箱着重于海洋资源的深度综合开发和海洋科技最新成果的产业化,秉持科技优势,近年来研发推出了深远海网箱和大型抗风浪深水网箱、智慧网箱、海洋休闲平台、海洋防波堤、水面垃圾拦截装置等,转型驶入了海洋工程装备新赛道。
青岛启航网箱工程负责人石勇讲到,启航网箱研发的智能化网箱造价成本,比之前平均要降低40%,高效推动了国内海水饲养业的开展。抗风浪的深远海养殖网箱可以搭载智能装备、数字系统,实时对海域养殖情况进行监控,改变了以前近海养殖传统模式。青岛启航研发的“海洋牧场大数据智能监控平台”,搭载的水下传感器可以对海域数据进行检测,雷达系统对牧场范围内进行24小时动态监控预警,太阳能电板进行风力发电,形成“风光互补”的发电系统。这些数智化系统的提升,都将大大提升海水饲养的归纳效益,促海洋经济走向深度开发。十余年来,青岛启航研发的深水抗风浪网箱、海洋休闲平台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前三。
据了解,至2025年,我国计划将建成178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我国已实施了以养护型、增殖型、休闲型为主要类别,覆盖渤海、黄海、东海与南海四大海域的110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据测算,已建成的海洋牧场年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19亿元,而生态效益高达604亿元,远高于海产品收获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不久的未来,从沿海海域眺望,沙滩上或将搭建起一个个浮桥浮码头,从沙滩延伸至海里近300米,伴随潮涨潮落的自然景观,为沿海地带增添一道时尚感的网红打卡地。
心系海洋牧场,力行科技支撑,因海而强的启航,为国际化市场开拓奠定了基础。启航负责人石勇介绍到,从2009年开始,启航已经做网箱等产品的出口,截至2020年12月,累计出口60多个国家,分布在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等。
在启航的规划愿景中,会将滨海岸线资源、海上资源、岛屿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海洋游从近岸向海上搬运、从观海向亲海延伸,托举起海洋“智造”的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