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企业新闻

行业新闻 企业新闻 常见问题

抗战中被围而不占的福建 拥有一家独大的闽系海

发布日期:2025-01-11 17:10 浏览次数:

  在有关福建抗战的讨论中,有四个热点问题备受关注。而这些问题的答案,与福建省的地理环境、省内内战局势、编制息息相关。希望在本文结尾,能解答这些疑问,同时也让大家对福建抗战历史有更深入的认知。

  福建省简称闽,在地理位置上,是中国最靠东南方位的大陆省份,与台湾隔海相望。陆地上,北接浙江省,西靠江西省,南挨广东省。民初的版图,基本与清朝时期无异。

  福建的地理特点十分鲜明。它依山傍海,是全国最多山的省份,全省九成土地是山地丘陵。经济活动较为发达的区域,如城镇和港口,均集中在沿海不多的平坦区域。越往内陆深入,福建多山的特点就越明显。而且当时交通并不方便,我曾去过福建内陆地区的武夷山游玩,对此深有感触。

  另一方面,福建省拥有蜿蜒曲折的海岸线,岛屿众多,海岸线长度位居全国第二。再加上位居东海与南海的海运要冲,历史上就是中国古代航运航海的起点。沿海的航海文明与福建内陆的客家地区,共同构建出福建海洋与农业共存的文明发展模式。

  如果仔细研究抗战日军占领中国国土的地图,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作为沿海省份的福建,九成以上的国土在抗战期间都未沦陷。在八年全面战争期间,日军也仅是占领了沿海港口城市。厦门、福州两地,即使在日军占我国土最巅峰时期(1944 年一号作战打通大陆交通线时)亦是如此。

  福建省之所以能成为日占沦陷区中的“自由孤岛”,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多山的地理环境和不发达的交通,让日军全面攻占福建变得无比困难,日军没有足够的兵力和精力。另外,这也并非日军侵华战略的重点考量。当局势按照国府预估的日军沿长江从东往西推进后,福建的得失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所以在抗战前中期,日军对福建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封锁。对于所有沿海的港口城镇,日军无力也没必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只需封锁海岸线即可。事实上,日军侵华八年,在华的兵力和资源不足以占领成片的中国国土,只能将有限的军事力量投送到重要的点,连成必要的交通线,攻击我抗战中枢。诸多因素使得抗战八年期间,日军对福建省没有太多深入。

  民国初年,北洋军阀李厚基带兵入闽任福建督军,开启了外省人治闽的历史。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派系分裂,福建省先后成为皖系和直系的势力范围。而在广东的孙中山率领的革命势力也多次将力量渗透至闽南地区建立护法区。皖系、直系以及后来取代的国府力量共同治闽的情况一直延续到抗战前夕。

  1927 年,北伐战争期间,国民革命军从广东入闽,到年底,北伐军控制整个福建。从北伐战争到抗战这段时间,福建省名义上归属,但实则是军阀割据,省内内乱不断,社会发展严重滞后,省府的政令基本出不了福州地区。

  这种省内军阀割据情况复杂,有本省闽籍的,也有北洋背景的。很多本省割据势力基本都是山贼土匪出身,这就导致整个福建省呈现兵、匪、民混杂的局面。在福建的闽西地区,郭锦堂、郭凤鸣兄弟就是土匪出身,常年占据沙县及周围区域,闽中的卢兴邦也是土匪出身。

  本省军阀势力与闽西的郭氏势力常有武装冲突。在北伐战争期间,他们都投靠国民革命军,因此其割据势力依旧延续。1927 年之后,卢兴邦因在 1933 年闽变中站错队,其军权被投靠国府的堂弟卢兴荣获取,原卢兴邦部也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二师。

  后面我会提到这个闽籍师。1923 - 1926 年,割据在闽东南沿海地区的是原北洋军阀张毅,北伐战争兵败后被枪决。在北伐后取代张毅的闽东南地方军阀是有背景的闽籍将领张贞。1930 - 1932 年,占据泉州等东部沿海地区的军阀势力是陈国辉,也是土匪出身。

  本省地方在 1923 年后被统称为福建民军,其背后是福建省府,代表人物是福建省委员方声涛和后来的福建省、闽西海军代表人物杨树庄。作为闽西本省势力的杨、方二人,为了培育自己的势力,实现闽人治闽,拉拢这些割据势力。北伐结束至闽变期间的六年里,这些被整合的福建本土统称为省防军,作为现实意义上福建本省的闽籍。这一阶段拥有四个旅的兵力,包括郭、陈两部。

  1933 年 11 月,粤军第十九路军陈明枢、蒋光鼐、蔡廷锴等人在福州发动事变。此时的第十九路军刚参加完“一·二八”淞沪抗战,从浙江进入福建境内参与剿共。当时正值第一次国共内战,江西和福建西部是国共双方争夺的重点区域,第十九路军将领以结束内战、一致对外的名义发动军事政变,成立中华。但这样一支粤军背景的外省力量,并没有获得福建本省各地方军阀的支持。为了稳住福建省的局势,十九路军清剿东部沿海地区的本省军阀割据势力。国内的局势引起了国民政府的军事,最后在实力悬殊之下,这个政权被击破。

  闽变结束后到抗战前夕,各军阀势力再次在名义上被省府整合成一个军事集体,这个松散的福建本省军事集团叫做福建省保安团,名义上听从福建省府政令。同时,在抗战前夕,国民政府的势力也加大对福建省的控制,名义上完成统一。如果不算少量像五十二师那样有背景的闽籍部队,剩下的闽籍就是保安团。而在抗战爆发前一年的 1936 年 10 月,福建省保安团的规模只有三个旅的兵力。

  第一种是非闽籍陆军整编师,是陆地防守主力。在闽南有三个这样的师级作战单位。粤系的第 157 师部署在金门、厦门地区,系统的第 75 和 80 师部署在粤闽和浙闽沿海,其中第 80 师的主力驻守在福州,第 75 师主力驻守在漳州。

  抗战期间,围绕在福建境内,中日双方的大型战斗有三场,且都与沿海港口城市有关。厦门作为中国东南沿海最重要的港口之一,在 1937 年 8 月就被日军开始策划行动。起初,日军派遣三艘军舰搭载海军陆战队在厦门外海巡逻,厦门守军也加强防备。1937 年 9 月,日本海军开始炮轰空袭,军舰也驶进厦门岛东面海域展开攻势。驻守在胡里山炮台的海军陆战队在主官何荣冠的指挥下,率先开炮迎击,中国海军使用岸击克鲁伯岸炮拦腰击中了日舰若竹号,当晚该舰沉没于厦门外海。这一漂亮的反击挫败了日军首次进攻,随即日军改变策略,准备先夺取金门。

  1938 年 4 月,日本海军陆战队突袭占领小金门岛。随后,日军准备再次进攻厦门。5 月 10 日,利用中国守军的漏洞,日军从厦门附近海滩登陆,守军没有及时反应。日军登陆后构成滩头阵地,在海空掩护下,深入厦门周边地区,厦门危急。

  次日,日军在厦门市区与中国守军展开巷战,持续到 12 日,国军的抵抗已经快要枯竭。截止到 5 月 12 日,中国守军尚未撤出厦门,仍在胡里山炮台等据守,日军向其发动总攻。1938 年 5 月 13 日,厦门沦陷,至 16 日仍有零星抵抗。从此开始了长达七年的日据时代,由于日军作战目的仅为封锁中国东南沿海港口,因此厦门日军没有进一步深入内陆。

  第二次在福建省内的大型战役,是 1941 年的福州战役,即第一次福州战役。著名海军部队早在 1938 年开始就沉船和堆积沙石,在闽江入海口加强防卫。

  1938 年 5 月,海军在江面设水雷 120 枚,并且有粤系海军第四舰队若干舰艇协防。1938 年开始,日军空袭闽江马尾一带中国海军的基地、营房、医院,阵地损失惨重。1939 年 6 月,日本海军试图攻占闽江口外岛,但被中国陆海两军联合成功反击。线 月,日本海军出动两艘航母等强大海空攻势。

  中国海军马尾要塞守备司令是闽西海军将领李世甲,中国海军英勇展开反击,日军以优势兵力接连攻占福斗、连江、长乐等地,从两侧迂回进攻海军驻守的炮台。此时,马尾的中国海军已是腹背受敌,日军迅速进兵福州,与陆军第 80 师展开激战,直到 20 日,福州沦陷。

  李世甲下令海军部队从马尾突围至闽江上游的南平继续抵抗,在撤离马尾前,中国海军守军不得已自毁炮台、造船所、炸药库,自沉了军舰楚泰号。1941 年 9 月,日军主动从福州撤退,收缩兵力,中国海军陆战队被动收复福州马尾地区。

  1944 年 9 月 28 日,日军再次来犯,按照第一次入侵的路线,再次攻占福州和马尾。福州第二次沦陷后,海军被迫撤退至福州周围水域继续作战,用水雷袭击下游日舰。直到 1945 年 5 月,中国海军协同陆军收复福州、马尾、长门地区,实现第二次光复。

  那么,福建闽籍的陆军部队有没有像其他地方一样出省作战呢?我所查到的闽籍部队,只有之前提及的卢兴荣的第五十二师参加了 1937 年淞沪会战。之前讲过福建内战历史,这个师的官兵皆出自福建尤溪地区。开赴上海战场之时,有 4700 多名子弟兵。

  作为上海战区国军总预备队序列,该师三次以预备队的性质增援到大场地区(两次)、罗店(一次),官兵损失惨重。淞沪会战结束后,这个闽籍师牺牲官兵 4300 多人,仅有 400 多名伤兵回到家乡。为了纪念这批闽籍官兵,国民政府在淞沪会战后于尤溪公园内立烈士纪念碑。后来到七十年代,这座纪念碑被拆除,因为尤溪中学迁至该地需要扩地建教学楼。后来在复兴卡公路边建有抗日烈士纪念碑。老实讲,我觉得这样先拆再建不太妥当。

  清末至中华民国大陆时期,中国海军可分为闽系、粤系、东北系和后来的电雷系。其中成立最早、影响最大的就是自晚清就有的闽系海军,可追溯至福州船政局。准确地说,闽系海军的官兵其实来自福建北部闽北地区,并不包括闽南地区。

  闽系海军之所以有资本以“海军”自称,源于晚清北洋海军覆灭后的机遇。为了重建北洋海军,大批闽系海军军官来到北京海军机构,这样奠定了闽系化的基础。同时,闽系海军军官多少有点排外,这使得闽系海军可以牢牢掌控局面。

  据统计,民国初年中国海军闽北籍超过 70%。考虑到福建人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闽系成为不同于其他陆军为主的地方势力。中华民国立国开始到抗战结束之时,共有九位海军总长、总司令等最高职位,除了程璧光为粤籍外,其余皆为闽北籍,也就是闽系海军将领。

  可见,闽系在海军的影响力之大。有句调侃的话说,当时中国海军的官方语言并不是国语,而是福州话或者英语。然而,在军阀混战的时代,更强的主导力意味着权力,在卫国战争则意味着更大的责任。

  闽系海军作为当时中国的海军,在战时撑起统领海军对日作战的大任。抗战爆发前夕的 1937 年,中华民国海军编成四大舰队,主要任务为掩护陆军作战。

  然而,这四个舰队的编制并不是按照军事技术而定,影响编制的只有海军派系。其中自晚清以来就自成一系的闽系海军在归顺国民政府后,被赋予海军的地位。闽系海军一直是当时中国海军中体量规模最大的,而且海军高层军官也皆为闽系。

  抗战期间,以闽系海军为主的第一和第二舰队主要负责防卫东部沿海及长江流域,第三舰队是原东北海军,在九一八之后收编入海军作战系列,负责防卫华北沿岸,第四舰队即广东的粤系海军主要负责华南沿岸,尤其是珠江口的防卫任务。

  这里多讲一句,由于国民政府担心归顺的东北和广东海军会被闽系海军吞并,为了避免闽系海军一家独大,东北和广东海军隶属于军政部,而非闽系主导的海军部。

  如果从吨位上来看,就更能明白闽系海军在当时中国海军总体量中的主导地位。四大舰队再加上辅助和练舰队,中国海军在抗战初期总吨位不到 6 万吨,如果只算作战主力的四大舰队,其中闽系的第一和第二舰队,吨位就占到 58.6%。

  从闽系海军以及本期所介绍的闽籍陆军部队在福建省内的表现,我们看到的是福建闽籍军人抵御外敌的决心和为存亡而战斗的英勇。

  即便福建受侵略有限,但他们战斗在家乡的滩头、战斗在日寇攻势的第一线、战斗在内河沿岸。闽系海军可以说拼光了家底以及后来的前途,但其贡献已经上升到了更高的层面。

  这就是人间不公!731部队细菌战犯逃回日本后,很多人在医院、学校等公立机构担任要职

  731部队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下令组建的细菌战秘密部队之一。1931年到1945年期间,731部队进行骇人听闻的人体实验和细菌战等,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数千名中国、苏联、朝鲜战俘和中国平民被用于人体细菌和毒气实验。

  4名男子赴泰国旅游晚上出去玩时被绑至缅甸电诈园区?其中一人称要在电诈园区工作两年才可回国。警方:家属已报案,正调查处理

  4名男子赴泰国旅游晚上出去玩时被绑至缅甸电诈园区?其中一人称要在电诈园区工作两年才可回国。

  中国驻泰国大使馆紧急提醒中国驻泰使馆提醒来泰中国公民警惕“高薪招聘”陷阱,不要轻信“高薪工作”、“包机票食宿”等虚假承诺,以免受骗上当。根据中泰免签协定,入境对方从事工作、学等须事先批准的活动须在入境前办妥相应签证。

  “您好!我们是辖区鲤鱼山派出所的民警,巡逻时发现您的车辆没有锁,后备厢内有大量现金,请尽快过来检查车内财物,并将车门锁上。

  1月5日晚,由纪委监委宣传部与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联合摄制的电视专题片《反腐为了人民》第一集《惩治蝇贪蚁腐》播出。该集专题片披露了一起集中整治查处的校园餐微腐败典型案例——吉林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七小学校园餐回扣腐败案。

  近日,一位女大学生打车去机场,因拒绝司机绕路办私事,在高速上被司机强行赶下车,引发了社会强烈的关注与热议,这名司机也因此遭到了无数网友的指责与谩骂!

  近日演员王星去泰国演戏被绑架到缅甸妙瓦底一事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从王星去泰国后失联到他的心理学女朋友教科书式的应对,再到王星被泰国警方解救,1月11日0:55分,王星终于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凤凰网专访了泰缅边境人士,这看似英雄式的拯救,其实只不过是一通电话的事。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